《楞严经》全名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又名《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大乘佛教经典。一般认为,此经由古代印度高僧般剌密谛在唐朝时传至中国,经怀迪证义,房融笔受,译成汉文。虽然《楞严经》在唐代中叶成书并译出,却并没有引起佛门的重视,作注释及科判的人亦罕有。到了北宋时,天台宗与华严宗才开始形成研究《楞严经》的风气,到了明清,《楞严经》被汉传佛教高度推崇,清徐世昌编《清诗汇》曾收录《钱水西藕花香里读楞严图》一诗云:“茅屋三间净扫除,药炉经卷老僧居。自从一见《楞严》后,不读人间糟粕书。”然而,由于《楞严经》的梵文原本未传世,又未被列入正式译经目录,因此对于此经真伪,历来争议不已。
《楞严经》有见道位、修道位和证道位,见道即认知人人本有之佛性;修道,修即修行以恢复本来面目之义;证道,即不断践行以成就佛果。全经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部分。
王荆公曾经注释过多部佛经,得到了佛门中人的赞许,惜今皆不传于世。宋惠洪《林间录》卷下云:“王文公罢相,归老钟山,见衲子必探其道学,尤通《首楞严》。尝自疏其义,其文简而肆,略诸师之详,而详诸师之略。非识妙者,莫能窥也。”又据明末钱牧斋《楞严经疏解蒙钞》卷首之一云:“文公罢相,归老钟山之定林,著《首楞严疏义》,洪觉范称之。以谓其文简而肆,略诸师之详,而详诸师之略,非识妙者莫能窥也。有宋宰执大臣,深契佛学,疏解《首楞》者,文公与张观文无尽也。文公之疏解,与无尽之海眼,平心观之,手眼俱在。具只眼者,自能了别。”这次整理,综合了前人的多种辑录本,书名便据钱牧斋之说定为“楞严经疏义”。经文全予录入,采用了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的译本,荆公的《疏义》系于相关经文之下,退二字录入。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婆尼沙陀等,而为上首。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属诸比丘,休夏自恣。十方菩萨,咨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法筵清众,得未曾有。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馐,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佛敕文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唯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僧次。既无上座,及阿阇黎,途中独归。其日无供,即时阿难,执持应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阿难已知,如来世尊,诃须菩提及大迦叶,为阿罗汉,心不均平。钦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经彼城隍,徐步郭门,严整威仪,肃恭斋法。
荆公疏义:佛与比丘,在辰巳间应供。名为斋者,与众生接,不得不斋。又以佛性故,等视众生,而以交神之道见之。故曰:严整威仪,肃恭斋法。
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淫躬抚摩,将毁戒体。如来知彼,淫术所加,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销灭,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