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国刀匠参考了倭寇刀的型制,用本土工艺打造了一类腰刀,并配上中式刀装,改为一种单手腰刀。朝廷打造了不少。
洪武年间、正德年间都有记录,短柄叫“倭腰刀”,长柄叫“倭滚刀”薙刀。
腰刀在当时是特指单手刀,双手刀有叫单刀的有叫长刀的。
所以,明代在玩倭腰刀的时候戚继光的爷爷都没出生。“戚家刀”这一称呼大概只是后人给“倭刀”的统称。可能因为戚继光名气大,用的刀自然出名。
戚继光的纪效新书里确实记载了一款长刀,是依据倭寇野太刀仿造的。但那玩意儿不仅仅是戚继光独家引进,其他明代着作中也有记载。
野太刀也叫大太刀,尺寸巨大,但在倭国历史上使用者也较少。原因一是制造不易;二是战国后进入江户时代,那种军阵杀器几乎没用途了。
至于所谓“苗刀”,是由明长刀发展而来,跟戚继光关系不大。
那是抿国的事。当时武人为了把长刀与普通单刀做区别,或许因为刀身形似禾苗,所以起名苗刀。
近代刀法大家马凤图改双手刀为“破锋八式”,传入29军,是为大刀队之刀法起源。至于有多大用处就不水了
他儿子说“先父认为称苗刀应该就在曹锟设置苗刀营时期。当时很可能是出自对日笨刀的忌讳如沿用程宗猷、吴殳的单刀,又容易与一般的单刀混淆,于是便改了名字。然而不能不说这一字之改很不高明,十之出自某位浅人。”
“武人往往不学,晚近以来传统武术术语多有被妄改者,如改闪赚腾挪为闪展或作战腾挪之类,例不胜举,苗刀之改当属此类。”
中秧国术馆成立之初,马英图马凤图兄弟、郭长生两人将原有的双手刀法改进,参照古谱修定了一个套子,为便于流行于是继续使用“苗刀”名,改称为“二趟苗刀”。
其主要刀势与程宗猷的单刀法选大部相同。
也即是双手刀法的源头,都应出自程宗猷,或是直接源自“浙人刘云峰”,再往前就是继承的倭刀法。
所以,“苗刀”之名,起自抿国。未必是定论。祖大寿投降,进贡给皇太极的礼物中就有“苗刀”,只是不清楚形制。
苗刀的形制和刀法,传自明清时期程宗猷、吴殳,源头都是倭寇,实际就是改动过的倭寇野太刀法。
“戚家刀”则是源自普通倭寇刀,无论是形制还是技法,都和所谓苗刀没有关系。有关系的,只是都来自倭寇,而已。
石电,号敬岩,曾跟随常熟知县耿橘学剑法和双刀法,继从少林僧洪纪学棍术,后又拜“枪法近祖”刘德长为师。他又和刘云峰同习倭刀。他有个徒弟是吴殳。
程宗猷同样也跟洪纪、刘德长学过武艺。他的倭刀法则来自刘云峰传授,之后写成单刀法选。其中记载的单刀图样也是仿制的倭寇野太刀。
倭刀法本来“有势而无名”,还是程宗猷给起了个名字。
刘德长初为少林僧,又遍游天下,从程真如学得峨眉枪法,技艺大成。后受朝廷召还俗,由军功授职游击将军。他后来依然与少林寺来往密切,并将枪法传于少林。程宗猷因为老师“洪纪与德长较技,而手中兵器为德长拔去,乃心折,百拜请受教。”程真如也是徽州人,他早前去了峨嵋山学艺。
之前提过,程宗猷因为“声震南北,当路者屡物色,而欲爵之,终不应。”
然后到天启年,侯安国上任休宁知县。
侯老爷看了次表演,“程氏子弟十余人,各手持其器至,刀戟犀利,鞭简皆重数十斤。始命之独舞,再对舞,继之群舞,飘花飞雪,回若旋风”
侯老爷问程宗猷,你一身本事,为何不给朝廷效力
程宗猷说,我家财万贯,在家里享福不好吗
有道理
这年四月,李邦华接替毕自严巡抚天津。
天津巡抚是万历二十五年从保定巡抚中分立,专门事务海上防御,最初并无陆地管辖。当时因为倭寇侵朝,大明一方面要发兵援朝,另一方面“外防海口,内护神京”,所以在天津设巡抚。
两年后一看倭寇也就那样,又罢制天津巡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