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死后自有世界,所以会将生前物件都收拢好一同下葬;相信魂归地底后可能成仙,故而有西王母画像指引;认可死后有灵,便要画生前事迹来让墓主观赏怀念。
大夫棺椁三重,金玉在九窍,则肉身不朽,死后有灵。
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与生死观背景下,把历史往前推一丢丢,有这么一段故事:
卫宣公立公子伋为太子,公子伋成年,定下婚约要娶宣姜,卫宣公见其美,说给我吧你,生公子寿公子朔,让太子娶别的老婆去了。
宣姜当然想让自己的儿子当太子,和公子朔一起每天说太子坏话,再加上卫宣公抢了儿子的未婚妻,打心底就心虚,时间长了就寻思这个太子还是死了比较好哈。
卫宣公派太子出使他国,给他白旄,让安排好的强盗见到手持白旄的人就杀了,公子寿得知此事,通知太子逃走,太子表示,“逆父命求生,不可。”
公子寿寻思不行啊这,就和太子喝酒,把太子灌醉了,偷走他的白色旄节,到了约定地点,自己被强盗杀死。
太子醒了特别悲愤,跑去表示他没有任何错你们应该杀的人是我,也被强盗们杀了,卫宣公如愿立公子朔为太子,就是后来的卫惠公。
知罃还晋,认为不管是国君还是他的父亲赐死于他,都是“死且不朽”。
周公还政,鉏麑自尽,有时候不是纯粹为了皇帝咋样,他们这种“忠”,本质是死且不朽的“信”与“义”。一如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始皇帝当然不是神经病一样的卫宣公,但胡亥在这段故事里也和公子朔差不多了,从扶苏的视角看也是父亲赐死儿子,多少年过去,自认为被赐死的儿子还是要说出那样一句话。
从“逆父命求生,不可”到“父赐子死,尚安复请”,时代变了,国境变了,很多东西都改易了,但“孝”的核心与“义”的自矜没有变。
这是意识形态上的,再回到政治斗争的现实中,扶苏有必须痛痛快快死的理由吗也是有的,即当时境况与秦律之重。
首先看当时的政治形式,矫诏这个东西不是大家以为的李斯赵高自己写自己发,而是要经过正式程序的。也就是说,扶苏收到的,是一份并不是出自皇帝意愿,但政治流程上没有问题的真实诏书。
当诏书的内容值得怀疑,但诏书本身没有错误时,反抗诏书的后果是什么封建社会,哪怕千中取一的可能性,也不会有多少人赌,尤其是在始皇帝的时代。
抗旨是这样了,还有另一点:不孝在秦是重罪,不孝律重刑罚,轻教化。
秦简有问答,“免老告人以为不孝,谒杀,当三环之不不当环,亟执勿失。”如果老人告子不孝,连复核的过程都不走,直接抓了。
政治斗争是很残酷滴,要的就是大家脸皮厚一点,李斯赵高胡亥的矫诏从“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的角度出发,扶苏之死自然无从避免。
于是君王在地下悬望的长子,早早便来相伴了。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