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官员,勉强糊口,温饱不愁。
而想要做到吃穿不愁,至少要有七品衔,即便是七品,不贪污,不受贿,忙活一年到头,能给妻儿添上两件衣服就算不错了。
虽然大明的纺织业发展的也是甚快。
再往上说,即便你是六部高官,部门尚书,年俸禄也不过是一千石粮食罢了,做到了尚书,那个家里不是仆人佣人堆。
清流的也有七八个,奢靡的少说也有三五十。
在洪武二十二年以前还好,他们家中亲戚,朋友,用尽各种办法,购买,强征田亩,占领土地。
因为大明朝廷,朱元璋刚做皇帝时,天下读书人太少,为了恢复汉家礼仪,恢复汉家衣冠,朱元璋制定了读书人免税政策。
鼓励天下人读书识字。
这也是大明草特有的投献,百姓愿意将自己的田亩,投献给读书人,朝中官员,从而获得免税政策的补贴。
久而久之,成为佃户。
当然,这些确实是犯了老朱的忌讳,但朱元璋也拿不好,没有想明白要如何阻止这种事情的发生。
而这,也是勋贵集团,文官集团,地方乡绅,读书人默许的,有了投献田亩,他们就可以活的更滋润些。
而这些田亩,不给朝廷交税,反而去给这些勋贵,乡绅,读书人去交税。
大家心知肚明,谁也不去捅破这层窗户纸。
在那个时候,他们还能活的潇洒一些,不至于为了钱粮发愁。
但随着朱元璋晚年对土地改革的政策,按照上等水田十两银子,中等田亩七两银子,下等田亩五两银子的价格。
将天下的田亩,全部收到了皇庄。
不卖?
不存在的,这条政策刚出来的时候,淮西勋贵在魏国公,梁国公的带领下,硬着头(了好好)皮把自己多年占领的田亩,上缴皇庄。
当然,他们也得到了一定的补偿叨。
坚持不卖的人也不是没有,除了士绅,富户,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韩国公李善长了,也是因为李善长拒绝将田亩卖给皇庄。
被朱元璋大手一挥,强行牵连进了胡惟庸案,坐胡党被株连九族,陪着李善长死的勋贵,八九家人,他们都算是勋贵拒绝朱元璋的代表。
杀李善长,朱元璋都没有留手,只是苦于自己女儿,放了李琪一条命,流放千里,不然的话,李善长一家都要绝后了。
而乡绅,富户,拒绝朱元璋好意的就更多了,死伤根本不计其数,而这一次的动作,朱元璋也体会到了好处。
与其让老百姓给勋贵,乡绅,文官大老爷们做佃户,反倒不如直接给自己这个皇帝做佃户。
皇帝知道天下有多少田亩,收多少粮食,也可以让皇帝更好的控制这个帝国!
随着土地法改革,天下就不存在私田,所有的田亩都是皇帝的,三十年分配一次。
勋贵还好,他们可以经商,补贴家用,而且勋贵或多或少,人也是国公,世子出身,经商的话,也会得到地方官府的倾斜。
这是肯定不能避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