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岭南邕州沉寂了九年的侯仁宝要回京面圣,压了五百年的孙猴子想从五指山下逃出来,老谋深算的卢多逊怎肯就此罢休。
一见太宗的面,卢多逊立即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若召仁宝,其谋必泄,蛮夷增备,未易取也。不如授仁宝,让暗中调度。另遣偏将,发荆湖士卒一二万人,长驱而进,势必万全。”皇上你要小心了,一旦召侯仁宝回京,攻取交州的计划必定会泄露,交州的蛮夷加强了戒备,再想取胜就不容易了,不如让侯仁宝便宜行事,负责筹划此事,再派遣偏将带一至两万荆湖的士卒,长驱直入,势必能大获成功。
侯仁宝是谁的人,赵光义心中明镜似的,见卢多逊这么说,太宗也没多想,就准了,撤了召回侯仁宝的诏令。侯仁宝最有机会回京的一个时机,在卢多逊的干预下就此泡汤了,赵普的计谋再次落空。让一个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懂兵法的富二代去领兵打仗,卢多逊分明是没安好心。
太平兴国五年(980)七月,太宗下诏,任命侯仁宝为交州陆路水路转运使;任命兰陵团练使孙全兴、漆作使郝守俊、鞍辔库使陈钦祚、左监门将军崔亮为兵马都部署;宁州刺史刘澄、军器库副使贾湜、供奉官阁门祗候王僎为兵马都部署,水陆并进征讨交州。
等来等去,侯仁宝等到的是让自己出兵的任命,差点气得当场吐血,他知道赵光义之所以做,都是因为卢多逊从中作梗,卢多逊这是摆明了要让他老死在岭南。侯仁宝恨不能将此老贼碎尸万段,估计这时候同时气得要吐血的还有朝廷散人赵普。
路是自己选的,跪着也要把它走完,侯仁宝只得接受任命。
◆越南版“黄袍加身”
交州,古称交趾刺史部,自秦至唐,一直隶属中国各时期的中原王朝。公元906年,生于大唐安南鸿州(今越南宁江县)富豪世家的曲承裕获朝廷认可,授予静海军节度使,建衙宋平(今越南河内),交趾逐步成为藩镇,割据一方。
938年,交趾内乱,南汉刘龑意图趁势收复交趾,结果在白藤江被吴权击败,自此便放弃收复交趾地区,为日后的交趾独立留下了隐患。
939年,吴权自立为王,撤销节度使番号,此为越南独立伊始。吴权死后,交趾地区陷入十二使君之乱,战火连绵。同中原地区的五代十国一样,交趾这边也是有样学样,频繁地发动政变和改朝换代。太祖赵匡胤在攻灭南汉后,考虑到收复交趾得不偿失,并未派军征讨。
968年新兴势力领袖丁部领平定战乱,统一交趾,建立丁朝,定都在自己的出生地华闾(今越南宁平市),取得事实上的独立。丁部领的长子丁琏,其麾下大将黎桓,为丁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被任命为全国军队的最高统帅——十道将军殿前都指挥使。
黎桓,爱州清莲县(今越南清廉县宝泰村)人,也是一位草根出身,幼年时父母双亡,成为孤儿。长相也很特别,《宋史》载:“陋而目渺”,看来是不咋地。被爱州的黎观察,收为养子,悉心栽培。
黎桓,少有大志,成年后投入南越王丁琏麾下,逐渐崭露头角,因其智勇双全得到了丁部领的赏识,让他统帅二千人,参加了平定十二使君的战斗,成为丁朝的开国功臣。
太平兴国四年(979),丁部领与其子丁琏醉卧宫中,被祗候内人杜释刺杀。定国公阮匐发兵攻入宫中,将杜释磔死。
黎桓遂与定国公阮匐一起,将丁部领唯一幸存的儿子,年仅六岁的卫王丁璿扶上皇位,丁璿尊生母杨云娥为皇太后。幼主即位,孤儿寡母,这一幕跟当年的后周简直太像了。
黎桓与杨云娥太后私通,成为丁朝摄政,自称“副王”。定国公阮匐等人不满黎桓的专权,分水陆二道,举兵攻打都城华闾,被黎桓击而杀之。
太平兴国五年(980),大宋知邕州太常博士侯仁宝听说交州大乱,向太宗奏明此事,建议出其不意攻打交州。
谅州守军告急,太后杨云娥命令黎桓带兵出击,并任命南册江人范巨俩为大将军。黎桓赤裸裸地想当皇帝,大军出兵前,范巨俩叫嚣:“今主上幼弱,我众虽竭死力御外侮,脱有尺寸之功,其谁知之?不如先册十道(黎桓)为天子,然后出师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