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处耘派出丁德裕作为使者进入江陵城,宣读皇命:“王师要借道从江陵经过,前去征讨张文表,请高王爷给宋军借条道,顺便准备好粮草备用。”
南平这边一听就慌了!赵匡胤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借道给大宋军队出征,自己肯定凶多吉少。
春秋时期就有个典型的案例叫“假途灭虢”,说的是晋献公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灭虢之后,晋军回师途中,顺道把虞国也灭了。
大宋这明显的就是要搞假途灭虢的那一套,南平的文武百官也不都是草包、文盲。
他们猜对了。
高继冲觉得:“如果借道,南平就没了,这可不能玩,借粮草可以,借道就免谈了吧。”
他让丁德裕转告慕容大帅和李都监:“老百姓惧怕当兵的,我们可以在百里外供给粮草,但请另行别路。”
李处耘不吃这一套,他态度很强硬,命令丁德裕再次到江陵传
(本章未完,请翻页)
旨。
“王师要借道平叛,请南平节度使提供沿途补给!”
完全没有妥协的余地,不答应就是抗命,抗命就是跟大宋作对,作对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国破家亡。
高继冲彻底慌了神了,马上召集一级军事会议,问大伙怎么办?一时间,朝廷上下出现两种论调:主战派和主降派。
大将李景威道:“用兵崇尚权诈,宋军想借道城外,不可相信,应当整饬军备,严防死守,以防不测!”
判官孙光宪呵叱道:“你不过是峡江的一个小老百姓罢了,哪里懂得成败的道理!中原从周世宗时起,已有统一天下的志向,如今大宋接受天命,是真正的英主,王者之师难道是你能对付得了的吗!”
孙光宪认为,宋军大军压境,南平无非两条路可选,或战或降。战肯定是不行,如果降,降得早比降得晚好,降得干脆利落比降得拖泥带水好。他劝高继冲撤掉侦察拦阻的士兵,放宋兵通行。他建议:
“不若早以疆土归朝廷,去斥候,封府库以待,则荆楚可免祸,而公亦不失富贵。”
李景威道:“大王给我三千人马,在险要处理伏好,待宋军经过,我们发动突然袭击,先把宋军的高级将领干掉,其他的人肯定会闻风丧胆,退回宋境之内。同时,为了不得罪大宋朝廷,我们抓紧时间派兵攻打潭州,把张文表抓住了献给大宋,这样不仅为宋朝立了大功,我们自己也安全了,要不然,等到宋军过境,万一顺便把我们给灭了,到时候我们只有向赵匡胤摇尾乞怜的份了。”
李景威以为替宋朝抓了张文表,大宋就会感激自己,这种想法也太过天真了,南平这点兵力,要想抗衡大宋禁军,无疑是螳臂挡车。
高继冲摇了摇头,他决定采纳孙光宪的建议,答应赵匡胤的要求,让宋兵从城外借道通过。
李景威流泪叹息说:“不听我的话,大事就完了,我活着还有什么用呢!”于是捏碎自己的喉咙,“扼吭而死!”
墨尚的大学同学,老班长高翔,是个内家拳的高手,他认为:李景威的这种死法,也很奇葩,能把自己掐死,这得需要非一般的勇气和手劲。
每当到了要国破家亡的时候,总有一些人誓死不做亡国奴,选择为国捐躯,而不是奴颜婢膝,苟且活命。
宋军在荆门城外驻扎。高继冲还有点侥幸心理,万一宋军真的是借道,自己岂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于是派出自己的叔叔掌书记高保寅,衙内指挥使梁延嗣,带着牛肉和酒前去犒劳前去犒劳王师,顺便探知一下大宋的行动真实目的。
李处耘大摆筵席款待高保寅等人,告诉他们:“今晚你们就放开肚子喝,明天再回去。”
高保寅、梁延嗣二人很高兴,真的大吃二喝起来,梁延嗣还没忘派人向小主子高继冲报告,说:“宋军只是借道,没啥子危险。”
◆高继冲归降
荆门距江陵仅百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