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的策略似乎是把“点数”都加到了大学上,而忽视了中学阶段。
我们经常听说漂亮国的大学如何如何厉害,但很少听说它们的中学如何如何厉害。
反而国内有非常多厉害的高中,比如毛坦厂、衡水、人大附中等等……每年都能稳定输出一大堆“考霸”。
在许秋看来,站在底层民众的角度上,国内的做法总体上确实是为人民考虑的。
而漂亮国的这种做法其实是资本家固化阶层的一种手段。
漂亮国虽然能够收割全世界,但资源总量还是有限的,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成为精英。
它们的结构同样是一小部分精英和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现有的精英会想方设法组织其他普通民众转化为精英,来抢夺他们的位置。
我们很少在漂亮国听到内卷,是因为内卷本质上就是普通民众相互竞争转化为精英的一个过程。
漂亮国的普通民众几乎不可能转化为精英,自然就没有内卷这回事儿了。
底层穷人的孩子,他们会去便宜的、师资条件较差的公立中学,然后实行“快乐教育”。
这就导致这一批人虽然经历了教育,但实际的受教育程度并不高,比如有些人始终不认为地球是椭球型,还坚持着“地方说”。
顶层富人的孩子,他们会去学费昂贵的、师资条件非常好的私立中学,他们大多也像国内孩子一样的努力,最终通常可以继承父辈的“精英”身份。
想想也能知道,如果漂亮国真的全部都是“快乐教育”培养出来的“蠢货”,怎么可能目前还维持着世界老大的地位,早就被种花家给超了。
它们同样存在着一大批精英在支撑着整个国家,只是在这种模式下,无法发挥全体国民的优势,造血能力不足,这可能会是造成它们衰退的一个诱因。
最后,中层到哪里都是最惨的。
中层中产的孩子,如果选择师资条件较差的公立中学,实行“快乐教育”,大概率会堕落为底层,但因为社会福利较好,大概率可以较为快乐的度过一生。
也有少数试图向顶层冲击的,他们的第一道门槛就是入学私立的学费,因为提前消费、不存钱的思潮,基本上别指望家里出钱,只能靠自己,那么就是助学贷款加上打工。
私立中学读出来,下一关是大学的学费,同样是一个天文数字,继续助学贷款,最终成功毕业,找了一份比低保高一两倍的工作。
然后就会发现,自己接受教育的费用,需要出卖自己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人生来偿还。
仔细一看,这不就是和父辈中产一个样吗。
努力了半天,最终出来,发现还是原地踏步。
因此,不少人选择了躺平。
反正社会福利好嘛,就算混吃等死,遇到突发事件也有联储放水兜底,政府发钱救济,那就躺平好了。
放眼国内,高价学区房,其实,已经就有一点漂亮国的味道了。
因此,现在国家已经开始搞一些政策,试图遏制这方面的势头进一步扩大。
因为教育是突破阶层壁垒的若干手段中,最普适的一种,一旦这条路被封死了,后果其实可以看得到。
这也是作为后发国家的优势,可以避免重复走一些前人走错的老路。
如果未来有一天,国内不再有“内卷”,反而可能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因为大概率不是“内卷”被消灭了,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