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来源:由C-60和C-70经化学合成
3.有无活性:无活性
4.细度:无
5.包装:黑色塑料瓶
6.型号:PC[60]BM,PC[70]BM
7.品牌:漂亮国Nano-C公司
最后,许秋打开吴菲菲上次填写的货物清关信息确认文件。
之前他还比较发愁怎么查询包括海关十位编号、商检十位编号、HS编号在内的各种信息。
现在好了,直接参照吴菲菲的历史版本即可。
许秋把大概的流程弄清楚后,花费半个小时备齐材料,然后将各种文件到魏兴思办公室打印出来。
他把各种材料统一交给小弟莫文琳。
莫文琳又转手把文件传给了徐心洁。
徐心洁苦哈哈的捧着材料出了门。
说起来,有机光伏这边的殷后浪,因为常年在江弯跟着邬胜男干活的缘故,省下了不少跑腿的时间,基本上这边有什么跑腿的任务都被分给了徐心洁。
最终,在晚上五点半下班前,徐心洁将学校资产管理处审核过后的各种材料交予许秋。
许秋把材料打包装好,叫了个快递邮寄给魔都金施报关有限公司。
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清关公司处理,只需要等待对方把PCBM材料发过来即可。
周日,基于IDIC-M体系的叠层器件效率,在模拟实验室中的器件效率已经达到了15.7%。
同时,在现实中,许秋也重复出了15.4%的结果,已经正式超过了原先IDIC-4F的体系,效率上限大约提升了0.3%左右。
到了这个阶段,想要再往上提升确实非常难。
许秋估摸着IDIC-M这个体系可能也就到此为止了,看不到突破16%的希望。
毕竟这是模拟实验室中上千片器件得出的结论,样本数量已经足够大了。
于是,许秋决定暂时把现实中叠层器件的优化工作和重复性实验工作,转交给莫文琳进行。
想要进一步提升叠层器件效率,许秋构想中的一条可行路径,是保持现有的IDIC-M底电池不变,使用其他课题组开发的近红外受体材料,去取代顶电池中的IEICO-4F。
现在模拟实验室中,模拟实验人员已经把包括COi8DFIC在内的,几种许秋选定的近红外非富勒烯材料给合成了出来,并开始正式的进行叠层器件性能摸索。
而现实中邬胜男那边的进度比较慢,几种材料合成的进程大约七成。
很正常,现实嘛,不能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
周一,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