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新材料,Y系列受体,上周我一共开发了有四种,分别是Y1、Y2、Y3和Y4。”许秋回应道。
按照之前的命名,这些材料本来应该是叫Y3-Y6的,不过许秋后面想了想,感觉直接从Y3开始不太好,别人会问你的Y1和Y2呢,便决定把原先的Y1和Y2直接抹掉。
也就是说,现在的Y1-Y4分别对应于原先的Y3-Y6。
其中,现最佳体系是Y3,和J4匹配,在模拟实验室中的器件效率高达14.8%。
原Y1、Y2虽然贡献很大,但是在未来的功劳簿上就不会有它们的名字了。
至于原先的Y7-Y11,许秋暂时也不准备拿出来,毕竟是“改进”失败的产物,现在他的主要精力,还是打算放在效率的突破上面。
其实,也是因为团队缺人手,如果有机光伏团队的人手足够多,像原先的Y1、Y2、Y7-Y11,这些边角料也可以转交给其他人,足够让一两个人吃的饱饱的了,发一两篇AM出来,外加几篇JMCA、CM之类的文章非常容易。
“行,我帮你试一试,你打算用什么给体材料。”莫文琳点头应下,又补充道:“刚好我今天准备做一批三元体系的器件,可以放在一起进行蒸镀。”
“用目前性能最好的给体J4吧……”说完,许秋突然顿了一下,脑海中灵光乍现,嘀咕着:“三元体系……你之前有试过把三元体系用到叠层器件当中过吗?”
“没有用过。”莫文琳摇了摇头,反应了过来,说道:“你是说……打算尝试把三元体系用在叠层中?”
“没错,这或许是一个好的方法。”许秋一边在脑海中现场推演,一边表述出来:“比如……我们可以构建一个这样的三元体系,包含一个给体材料,一个富勒烯衍生物受体PCBM,再加上一个非富勒烯受体,比如IT-4F,IDIC-4F,将其用在底电池当中。”
“这样就能够通过调控两种受体材料的比例,直接改变底电池的光吸收性能,从而改变底电池的电流密度,同时还能同步控制透射过底电池到达顶电池的光线,调控顶电池的电流密度,最终实现底电池和顶电池的电流匹配。或许这样做比原先两个都是二元体系的叠层器件,调控起来更加容易一些……”
莫文琳似有所悟的点点头:“听起来似乎是一个不错的想法,那我下周试试看。”
“嗯,那你先忙吧,辛苦了。”许秋返回办公桌,他越想越觉得这个想法不错。
之前用两个二元体系制备叠层器件,通常都是通过改变有效层厚度的方法,来控制底电池和顶电池的电流密度。
这种方法虽然在调控电流方面是有效的,但也会让器件的性能处在非最佳的状态。
比如对某种有效层来说,100纳米左右的膜厚是最佳状态,但为了电流匹配,现在不得不将其做到175纳米的膜厚。
这样做虽然电流是保住了,但效率肯定会损失不少,比如本来有12%的效率,现在可能就只有10%了。
而引入三元体系,可以提供一个额外的优化可能性,直接对有效层内部的材料的比例进行优化,不需要对膜厚进行改变,能够让有效层的膜厚始终处于对应最佳器件性能的状态下。
想到这里,许秋也颠覆了他一直以来对三元体系的认知。
之前他认为研究者们开发的三元体系,用到的材料都是现有的材料,效率方面也很难比得上二元体系,怎么看都是在水文章嘛。
现在看来,之前的判断稍微有些武断。
有些工作看起来水,其实只是暂时没有找到它应用的地方,“灵活性”其实就是三元体系的一大优势。
如果当初把三元体系一棒子打死,估计现在的许秋也不一定会想到这个思路。
他急忙将“三元体系与叠层器件结合”这个想法用于模拟实验室中,进行摸索。
理论上可行,但具体上行不行,还是需要经由实际操作来检验。
在给莫文琳安排好工作后,许秋打开电脑,检查了一遍《焦耳》草稿正文,随后带着U盘前往218。
“来了啊。”魏兴思也没问许秋今天“迟到”的原因,而是直入主题:“《焦耳》文章写好了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