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国会的权力,总是与战争结果息息相关。
君主执掌军队,打赢了,威望就高,就能压制贵族,甚至解散国会,加强集权。
打输了……
之前的查理十二世,能力还行,和俄国人打了那么久,虽然被俄国人赶到了土耳其躲避,可是能力还是有的。然而他却在回国后攻打挪威的途中,被一颗意外的子弹打死了——有说法,说是他妹夫、现在的瑞典国王开了一枪,引发了卫兵的反应,流弹误杀。
因着他死了,他妹妹的继承权顺位又在他外甥之下,所以国会自然而然地执掌了大权,废弃了绝对君主制。
要搞定贸易问题,首先要搞定议会。
而和俄国的多年战争,使得议会中的激进派们,无一不以“击败俄国、收复失地”为目标。
这就是一个可以利用的道德绑架,终究大顺和俄国在此之前爆发过战争,而且大顺又和法国眉来眼去,这一次又归还了大北方战争中被俘的瑞典俘虏,这让许多瑞典年轻贵族喜出望外:这是个天然的盟友。
此时瑞典的公共知识分子们,对中国的印象很好。
和伏尔泰等人一样,这些公共知识分子们,会虚构一个理想国。既然“地上天国”太虚无缥缈而且和宗教绑定,那么就需要虚构出一个现实存在的理想国,来实践自己的政治理想。
这个理想国不能离得太近,如果离得太近,很容易被人去亲眼看到,然后必然幻灭。
所以这个理想国得很远,寻常人接触不到,才能可劲儿的抡圆了吹,夹带自己的私货。
这个理想国必须长寿且强大。
绝大多数普通人,都是嫌贫爱富且以成败论英雄的,越富庶、越强大,这个理想国就越有吸引力,成功者拉屎都是有道理的,失败者努力都是浪费时间。
比如几年后瑞典人为了鼓吹议会制和出版自由,出版过一本书,叫《唐帝国(618-907)的审查制度》,吹嘘道:唐帝国的皇帝是文明的皇帝,他们走进民居,倾听每一位民众的呼声。他们为民众谋求福祉,任何人民都可以向皇帝提出自己的意见……
这要是不知道的,看过这本书后,估计要以为唐朝就有自由出版法案和全民议会制了。
正是越缺啥,也要在“理想国”中描绘什么。
瑞典是此时欧洲出了名的“莫谈国事”——不允许出版任何政治书籍,只要是写成字就不行,甚至包括私人信件——如果私人信件大谈国事,一样要被判刑。
这种情况下,国会很容易被煽动,民众的思想也很容易被控制。对俄国的复仇主义思想,可以讨论,但是不准写字。民众愚昧到了极点,很容易被商人、贵族、有钱人煽动,这正是这些东印度公司股东们可以操作的地方。
比如卡姆比尔所说的,谁不支持大顺的商人参股,谁就是卖国贼。
这是个绝佳的切入点。
而且……此时的瑞典,一场党争正在酝酿,这些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们,可以决定这场党争的失败者是谁。
…………
斯德哥尔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