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官家与包某,皆知你的为人秉性,可是,其他人并不知晓。若是让宫中的禁军侍卫,以及押班内侍,或者其他朝廷大臣,见到从西北戍边归来的范兄,你这般模样面圣,定然会引来耻笑。范兄即便是不在乎,官家的面子上恐怕也挂不住。
“以我之见,范兄,你先别急着进宫见面官家,包某执掌的开封府衙距离这儿,乘坐马车也不过半盏茶的路程。范兄不如先跟包某回开封府衙,我命人烧上一锅热水,待范兄沐浴更衣后,再进宫面见官家,岂不是更加妥当。”
进宫面圣心切的范希文,听完包拯的这一番劝说之词后,觉得颇为在理,他也就不再固执己见,正所谓:听人劝,吃饱饭。
范希文自己也觉得,以他现在这副跟乞丐无异的模样,进宫去见面官家,这一路之上,恐怕真的会被见到之人嘲笑,让官家面上无光,自然是极为不妥。
念及至此,范希文这才面朝包拯拱了拱手,拜托道:“既如此,那就有劳包兄了,就按包兄方才所言来办,范某不胜感激。”
待在一旁根本就插不上话的王浩,在包拯和范希文两位重逢老友的对谈当中,得知这位叫范希文的朝廷大员,此前多年在西北戍边,带领宋军跟西夏党项作战,前不久才奉旨回京。
而且,一进京就要面圣。由此可见,此人不仅是个朝廷大员,还应该是宋仁宗赵祯的亲近之臣。
就王浩在高中时期所学的历史教课书中得知,宋仁宗时期,在庆历年间,叫得上名号的反姓大臣,唯独范仲淹一人。
王浩又深入思忖一番,觉得范希仁方才所讲的经历,跟范仲淹高度重合,突然在这个时候,他又想到了古人见面,一般不直呼其名,而是称呼对方的字。
于是,王浩转念想到,包拯叫此人一口一个“希文兄”,这人称呼包拯是一口一个“希仁兄”,包拯字希仁,范仲淹字希文。
还真是应了那一句老话,叫做:书到用时方恨少。得亏王浩之前在高中时期的历史这门课学习的还不错,在这个时候,想起来了范仲淹字希文。
“你……您莫非就是范仲淹?!”王浩待包拯和范希文机商议完毕后,他突然站定在范希文的身前,颇为惊讶地问询道。
不等范仲淹搭话,包拯抢先一步,对身前的王浩,大声呵斥道:“王司丞,你休得无礼,怎能对范大官人直呼其名,你甚是无礼,赶紧向范大官人赔礼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