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个需求那便可因势利导。
此外,李寇感觉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流民的信仰很杂乱。
“就我所见,他们似并无家国理想,有的只有谁能活他们谁便是天王老子,倒是年纪大一些的,要么畏惧于官府,要么寄希望在寺观里,这样的人思维最难改变。”李寇在灯下对马姑娘说。
马姑娘奇道:“虽有国朝的读书人喊出‘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户一家之天下’的话,然而无论天下是谁家的,治理天下的都是读书人,寻常平民谁肯想那些事情?”
李寇哼的一声道:“但正是这些天子与读书人只怕只当是个数字的平民才耕种出天下所需的粮食‘仕子’所用的物资。”
马姑娘笑道:“大郎莫与我争辩这些,你有雄心纳四海那也是人间的英雄,我一个小女子,暂且托庇大郎门下可乎?”
这本是开玩笑的话却见李寇慎重沉吟片刻。
他竟大喇喇点头只说一个:“可!”
马姑娘白他一眼娇声嗔道:“大郎先请纳了八百流民再起雄心壮志吧。”
她起身取剪子要修灯花,却用玉手掩着小嘴儿秀气地打了一个呵欠。
李寇忙起身告辞,又想起什么时候修好小吃车的事情。
马姑娘稍稍有些朦胧,打呵欠时她忍不住眼眸里星光闪闪。
那真是困!
她指着外头说:“掌灯之前便修好了。”
这么快?
李寇忙出门去找前院里,果然见一辆木头小吃车放在角落。
李寇细细观察,竟与他那空间里的小吃车别无两样。
这可真是巧手!
李寇忙问是谁制作的,马姑娘说是家里很寻常的木匠做工。
李寇才明白了一个道理,先民们在有限的条件下全凭一双巧手才制作出汉唐盛世宋明余辉。
他们少的只是见识而不是本事!
李寇喜道:“有这样的本事,有些更赚钱的营生我也敢落实了。”
他想了很久才又叹道:“只是须提高医疗条件才行。”
一切生产都是为人服务来的。
没有大量的人口便没有广阔的市场。
有了人,提高人的收入才能形成一个市场经济所需的基础。
还好,他还懂一些医术。
李寇心下计较立村后的计划,首先要保证跟他的人都存活下来,这便要有粮食和药品,有了这个基础,再发展出一个富庶的村子,吸引周边村子来投,逐渐扩大村子的规模,通过教育掌握一批拥有一定生产技能的人力资源,然后就可以狂妄地想着初步工业化的事情了。
他要告辞时,忽然想起一事连忙请教马姑娘:“可知哪里有卖《宋刑统》的吗?”
马姑娘奇道:“你要学这个作甚?”
李寇道:“我不认识太多常用的字,未免影响书写,因此趁着这段时间最少学会认字。”
马姑娘叹道:“大郎之自律常人难及,我这里倒有几本,店里本就有一些书籍,你先拿我这里的《宋刑统》通本去看,”她笑道,“大郎本是识字的,若不然怕要从《百家姓》读起。”
李寇正是不知这时代的启蒙书有哪些,他倒是知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启蒙读物,但他压根没了解过这些书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