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突厥历史就知道,突厥在杨坚手里是如何被玩成了内斗不断的一盘散沙。
突厥的发展史可以简单概括为: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发展、壮大,很牛叉;隋朝前期和杨坚叫了几次板,被收拾的很惨,加上东、西突厥的内耗,逐渐衰弱;在杨广执政前期,出于杨坚的余威和对杨广炫耀的物质实力和文明成果的畏惧,埋头发展没敢乱说乱动;隋末至唐初,由于杨广无道,天下大乱,突厥开始大规模长时间入侵中原,在唐初还曾经一直进逼到长安城下;贞观年间,唐朝大将卫国公李靖征伐突厥,大或全胜,以此为分界点,在历史舞台上沦落为很小的配角。
杨坚的对外政策就是现在M国对外政策的祖宗——打抚结合(人家盗版过去之后叫胡萝卜加大棒),其中周折最多的就是突厥。
突厥本来是个部族,职责是为一个叫“柔然”的部族打铁(关于柔然就不再展开了,要不越说越远就刹不住车了),应该是铸造兵器。在一次柔然遭受攻击时,部族的首领阿史那土门(阿史那是突厥的国姓)自告奋勇,率领部族出战并且最终取得了胜利,重要的是,借助这场胜利建立了突厥,称伊利可汗(伊利,很熟的词吧)并且随后吞并了原来的上级领导柔然。
后来,他的弟弟室点密在一次西征胜利后也没有回来,实现了高度自治,后人称之为西突厥。突厥的历史上不认为这是分裂,他们共同拜伊利可汗和室点密可汉为突厥共同的祖先。
在南北朝时期中原混战的时候,突厥埋头发展强大了起来,强大到什么程度呢?北周和北齐的皇帝争先恐后地要当女婿,北周求亲的使者在突厥呆了好几年,这才把阿史那公主娶回北周,并且立为正宫皇后。这位帅哥就是前面介绍北周是提到的英明神武的周武帝宇文邕,联亲的好处马上体现出来,突厥协助北周灭了北齐。
伊利可汗死后把位置传给了儿子科罗,科罗死后给了弟弟木杆可汗,木杆死后传给弟弟佗钵可汗,佗钵可汗死的不太是时候,正好是杨坚以隋代周的那一年,外面有这个注定可怕的敌人,内部又起了争端。佗钵可汗死后没有弟弟可传了,不知他是觉得自己儿子镇不住局面,还是要回报传位给自己的哥哥木杆可汗,他要把自己的位置传给二哥的儿子大逻便,结果科罗可汗的儿子摄图(后来的沙钵略可汗)不干了(那是,根本原因是我爹传给你们的嘛),他也不说自己想干,就说大逻便当可汗他不服气,要么庵**,要么谁也别干。
几方一通混战之后,庵罗就把可汗位置给了更厉害的摄图,自己跑到独洛水(现在的外蒙古土拉河)去当第二可汗去了。第二可汗可是正式的封号,倒是名副其实。突厥人有这么一句“四可汗之子,摄图最贤”,这个“贤”更侧重于能力的意思。摄图、大逻便、庵罗,再加上摄图的弟弟处罗候(号称突利可汗,后来又有几个可汗都叫这个名字)和他们的叔叔达头可汗(就是被杨素打跑的那个),突厥内部分了五块,名义上是摄图沙钵略可汗为首。这也是为什么杨坚会对大臣们说自己的五个儿子是亲兄弟,以后不会为帝位闹事的历史原因。
问题就出在沙钵略可汗身上。突厥人也觉得自己的美女总是往外输出也不行啊(这点就不如闹婚变的电视台主持人所讲,中国什么时候能输出价值观,什么时候就成为真正强国),于是向北周求亲,娶了北周赵王宇文招的女儿千金公主(人家可不是千金小姐的意思,封号就叫千金公主)。蜜月还没度完,当时的北周丞相杨坚就灭了宇文招的满门,然后登上了帝位。千金公主为了报仇,天天挑拨事非,要沙钵略可汗出兵攻打隋朝。沙钵略可汗心里也不爽,北齐、北周对峙时期,为了防止对方联合突厥打自己,争相巴结讨好当时的佗钵可汗,每年都送金银珠宝子女玉帛无数作为“贡献”,致使这位可汗自大得不行,常对来往诸国使臣讲:“我在南两儿(指北齐、北周皇帝)常孝顺,何患贫也!”而杨坚对他们的态度相当冷淡,和之前的北周、北齐形成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