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把元青花放置在自然光之下,并且拉开距离进行观察也很重要。
这个原理仍然在于元青花釉面闪青的闪字,在自然光之下釉面的闪青必然也会有各种态势。
通过不断调节与被观察的元青花的距离,釉面色调也会发生不同=变化,并且与青花的发色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这也成为了元青花观赏的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白高睿看他这么“会玩”,不由得和白羽娇会心的点头而笑。
在中国,研究元青花的历史并不长,甚至可以说是特别晚的。
但元青花,不仅仅是要看器型、看发色、看画工等等,能够对釉面进行欣赏并发现它的微妙时,才可以称得上说是对元青花有了真正认识。
在扶桑,元青花研究重视釉面的光泽,原因就在于釉面的反光变化无穷,呈动态反应。
这和国内书上说的积釉处会闪青是一致的。
他们研究出来的结果就是,元青花在经过了六百多年的岁月之后表面出现了肉眼看不到的凹凸,其反光便不像刚烧出来的瓷器如镜子一般的平直的反射,而是多角度的。
一旦人的眼睛或者光源移动了,这种反光一下子就“乱”了。这种光的反射有层次感,会重叠,会有一定程度的眼花缭乱。
有时候会有一个迷迷糊糊的面,但在这个面的底下又有会发出强光的小的面。扶桑的学者特别重视元青花的这一特征,称之为“乱反射”。
这和我们常说的宝光现象如出一辙,我们形容它是温润的、内在的、具有玉质感等等。
而釉面极其细微的凹凸不仅使光的反射变化无穷,用手去触摸的时候,与刚烧出来的像一块玻璃一样的平滑釉面所发出的音响不一样,毕竟摩擦系数不同。
基于这样的原理,夏宇在鉴定的时候,也有用手指在口沿等地方轻轻划过并聆听其声音是一个道理。
而敲击底部时,真品和仿品的声响差别更是明显。
同时,胎底的潮与干也不一样。
最后,夏宇鉴定得出的结果是,“这两件缠枝牡丹花卉青花大罐都不真!”
白高睿让他说下理由,夏宇也就讲了他的认识和看法,也让白高睿频频点头,他的这两件都是高仿品。
但这其实并不算什么,他最后还透露了一个重磅消息,“我在集州岛发现的完整器件中,就有相似的青花大罐,而且还不止一两个。”
白高睿和白羽娇顿时被轰炸得不轻,不止一个类似的元青花大罐是什么概念?
这样品相完整元青花大罐,倘若是真的,价格基本不会低于两千万。
还有好多件?
但这其实也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一艘商船上,运载的瓷器数量本来就数以万计的。特别是这样的远洋贸易商船,国内发掘的船只倒还好,有的只是搬家用的,能发现三四件元青花,已经是莫大的惊喜。
夏宇这在集州岛海域发现的元代商船,载有元青花的话,不说数万件,起码数量也要破千才靠谱。
他要能把这船宝贝都搞回来的话,即便下半辈子什么都不用做,都能活得格外的潇洒自在。
不过现在他们也没办法问得太详细,也不清楚他打算怎么弄回来,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