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变得美丽很多的他,很快就又开始新一天的沉船打捞之旅。
还是跟淤泥和沙子打交道,在没有抽沙机和专门的打捞工程船的情况下,夏宇还是只能用空间把这些淤泥和沙子都收进去。即便如此,第二天来的时候,还是有淤泥和沙子被潮汐和暗流冲刷过来。
也亏得他能力大幅进化,在这没有什么光线特别黯淡的海底也能看得一清二楚。
通过前两天的不懈努力,夏宇起码是排除了没有好货的船舱,反正整条船,都是要全部清理一遍的。
又两个小时没多大收获,夏宇也没放弃,上船休息一阵,喝点水,弄些生蚝和海虾生吃,补充水分和能量之后,继续潜水作业。
也不知道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还怎样,反正夏宇觉得特别幸福,因为他在清理应该是底舱的时候,发现了铜钱的踪迹。
铜钱本身其实是不值什么钱的,除非是特别珍惜的那种。但这却是一个好的兆头,说明这下面的船舱,极有可能是存放钱币的地方。
于是,夏宇越发干劲十足,甚至还浪了一把,开启了主动感知,探测一下泥沙下面情况。如果这时候有金属探测仪,也是可以用上一用的,因为已经确定有铜钱的存在。但夏宇并没有购置,看其他很多所谓的“宝藏猎人”拿着金属探测仪,走来走去进行探测,他就觉得有些傻傻的,比大海捞针还有点不靠谱,除非是运气特别好,否则,哪那么容易找到真的宝藏啊!
他通过主动感知发现,这舱里的淤泥中,铜钱数量很多。然后就还关了吧!烧不起。
确定没瓷器这样的娇贵物品后,夏宇的作业方式就可以稍微粗犷一些,一边在用小铲子挖开看情况,一边往空间收取的泥沙和铜钱速度也能加快。
这里面的铜钱还真不少,但他没有细数,更多关注铜钱上的印字,很多铜钱由于长期处于泥沙和海水中已经被腐蚀得锈迹斑斑,略加清理后,倒是能大致判断出来,多是印着“康熙通宝”,也有“雍正通宝”但数量不多。
最让夏宇觉得惊喜的是,里面竟然还夹杂着几枚西班牙“双柱”银元。
熟读历史的夏宇知道,这是西班牙最早在南美殖民地制造的,流通时间较早,几乎遍布全世界,早在明朝万历年间流入中国。据英国东印度公司记录,1681年至1833年,流入中国的白银达6800万两以上,合银元1亿枚,这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双柱银元。
由于市面上西班牙银元的价格特别悬殊,他打捞到的这些银元值不值钱,现在也估量不出,还是得看行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