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赵凡略感诧异,他又特意点开了自己的赛后报道,“你再看看,这篇写得怎么样?”
廖凯耐住性子又看了几眼,也没注意到这篇报道下面的署名,直接回:“写得挺好。我们开始采访吧。”
赵凡一时倒楞住了,不知道该从哪里先问起。
他感觉到廖凯性格太冷了,总是拒人千里之外,很难打交道,更是不像一个才16岁的少年,……这让他心里有些惶恐。或许,才能与众不同的人,性格也跟普通人不一样吧,他心里自我安慰。
稳定好心态后,赵凡问出了第一个问题:“你大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打篮球?”
廖凯皱起了眉头:这算什么问题?
赵凡解读出了廖凯的疑惑表情,连忙解释:“就是指系统地打球,或者说带着明确的目标开始打篮球……”
廖凯懂了,如实回道:“高中。”
“什么?!”赵凡大吃一惊,“你……你现在也才高一啊,进高中才开始系统练球,那你才练了几天,怎么可能达到现在的水平?”
胡志扬和彭教练也在旁听,听到廖凯的回答后也是一惊,但更多的是惊喜:这么短的时间,就能取得现在的篮球水平,……那正说明廖凯就是打篮球的天才,发展潜力无限。
事实上,篮坛上并不缺少15岁后才开始接触的篮球的天才们,这也是这项运动的奥秘和魅力之一。就好像有些人从能走路就开始系统训练篮球,有些人在很小的时候就成为了网络上的篮球达人,但最终,他们并没能取得相应的成就,甚至未能进入职业篮坛,因为这项运动的终极奥义是两个字——天赋。
胡志扬和彭教练这样的人自然知晓这个道理。
他们随便就可以举出很多球星为例,就比如现NBA最火爆的中锋之一恩比德,包括历史上最伟大的内线球员之一“大梦”奥拉朱旺,还有他们眼中的廖凯的进攻模板斯塔德迈尔……
廖凯并没有注意到他们脸上的兴奋,他谦虚地回答赵凡的困惑:“所有我的技术才会这样粗糙,你什么时候见过我持球推进?”
“对了,”廖凯伸长了身子,靠近赵凡,狡黠地笑着:“我持球技术差这点,你不要写进报道里去。你知道的,比赛还没有结束,我可不想让我的对手们得知了这一重大秘密。”
赵凡一楞,马上也陪着笑:“我知道了,你放心吧。”
说实话,他很感激廖凯能有这样开玩笑的举动,这有助于消除他内心的紧张。
接下来的采访也就轻松了很多。
一个小时的时间,赵凡把他准备好的问题一一问了出来,廖凯也就一一作答。
赵凡将他记录好的问答交给廖凯和于成辉确认后,又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你希望我这篇的倾向性是什么?”迎着廖凯疑惑的眼神,他进一步解释:“倾向性,就是情感暗示,你知道一篇报道不只是有他字面上的内容,还有它背后作者传达出的一种导向。比如你希望通过这篇报道,让读者重点了解你的什么方面,认识到你是一个怎样性格的人,或呈现你作为球员的什么特质等。接下来我也会根据你的倾向性来筛选、整理这些资料。”
廖凯想了想,也就明白了这是赵凡的好意。
他多看了赵凡两眼,这时倒觉得这个小胖子人还不赖,考虑得很周到,而且充分地尊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