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几个小家伙,得知舅舅在遥远的中国,一个个向往得流口水,纷纷表示想念舅舅,一个个造反,想要到中国来见舅舅。
科瑟只好安慰他们,以后舅舅是要在中国工作的,想要来中国,机会很多。不过,得等舅舅在中国安稳下来才行。
科瑟的作品如果能在中国市场打开,那么,他以后肯定是多数要留在中国的。
也正是如此,他才拼命开始学中文,尽管过程很痛苦。
胡杨摆摆手:“不着急,不着急!很期待你的作品,能在中国大火。”
在胡杨看来,这个外国佬的绘画功底还是很厉害的,有潜力成为大画家。
得!手头有钱,外国人都是一个脾气,那就是不讲价,而且大手大脚。
一时间,科瑟在这个古玩城的人气大增,不少摊主奉为金主,一个个热情地忽悠这个外国佬购买自己的东西。
不过,有胡杨在身边,倒也不会让他上当。
毕竟科瑟这个外国佬,还是不错的,不能因为人家是外国人,就使劲坑人家。中国发展起来,需要朋友、盟友,需要博取别人的好感。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中国政府对外国人的态度稍微不一样的原因。
科瑟看上的,就是一些丝绸、瓷器之类。这种东西,自古在欧洲都是非常受欢迎的,虽然不像以前那样,瓷器和丝绸只有贵族才能享用,已经变得有点廉价了,但它们依旧是欧洲不少妇女们的心头好。
胡杨给他推荐的,是苏绣。
清代确立了“苏绣、湘绣、粤绣、蜀绣“为中国四大名绣。
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真可谓流派繁衍,名手竞秀。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
以前皇室享用的大量刺绣品,几乎全出于苏绣艺人之手。绣品种类齐全:按品种分,有双面绣、单面绣;按体积造型分,有台屏、墙屏、地屏和大型组合屏风等等。
这同样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贵不贵,就得看品质。一些贵的苏绣,几万,甚至几十万的作品也有。
刺绣,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比较好的一种,起码没有无人继承,走向覆灭的危机。
自宋代以后,苏州刺绣之技十分兴盛,工艺也日臻成熟。农村“家家养蚕,户户刺绣“,城内还出现了绣线巷、滚绣坊、锦绣坊、绣花弄等坊巷,可见苏州刺绣之兴盛。
而到今天,苏绣这些刺绣活,依旧还很兴旺,传承得不错,销路也好,暂时没有什么担心。
事实上,不少外国人到中国,包括一些政要的夫人,中国购物之旅,丝绸刺绣这些算是必选之物。
像科瑟要的,无非就是一些围巾、披肩、手绢之类,倒不会很贵。
从胡杨这边借的几万元,很快被科瑟花得一分不剩,搞了一大堆的东西。不得已,胡杨他们只好让他带着东西先回酒店。
胡杨他们来到一个非常具有异域风情的古玩店,里面无论是老板,还是店员,都是年轻人。
之所以说有异域风情,主要是里面东西,基本上都不是中国的,而是非洲部落风格的物品。一些非洲的面具、打猎的工具、乐器、酋长各种饰品等等。
“大哥,随便看看,这些都是非洲进口的,基本上都是新的。”店员招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