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师道回到枢密院,写了一份谢表:
臣总戎失律,误国宜诛。厚恩宽垂尽之年,薄责屈黜幽之典。属兴六月之师,仰奉万全之算,众谓燕然之可勒,共知颉利之就擒。而臣智昧乖时,才非应变,筋力疲于衰残之后,聪明秏于昏瞀之余,顿成不武之资,乃有罔功之责,何止败乎国事,盖有玷于祖风。深念平生,大负今日!臣拊赤心而自誓,擢白发以数愆。烟阁图形既已乖于素望,灞陵射猎将遂毕于余生……
尔后,种师道默然离开东京,然后来到了陕西终南山下,隐居在豹林谷中,过起了平静的生活,他以为他此生将会在这里终老。
然而,世事总是那么难料……
……
种师道走了。
所有人心里都明白,种师道不能说没错,但主要责任却不在种师道,他只不过是在替童贯等人背锅,是在给童贯等人当替罪羊。
这天晚上,行军参谋刘韐酒后失言,他对种师道的一个名叫康随的属官说:“种老将军,乃关陕明贤之后,从军几十年来,提兵所向,何战不克?何城不下?今日白沟蒙羞,可惜,可叹!”
康随说:“这次出兵北伐,谋划之时,不让种将军参加,起兵之时,忽然下令委任种将军为都统制,而且,兵权又受制,不能独立指挥,这才遭此败绩,这能让他一人担责吗?倘若童宣抚能像冠军侯相信手下将领一样相信种将军,咱们能有此一败?”
“……”
“……”
不想,刘韐和康随的这场谈话竟被人偷听到,然后悄悄的报告给了童贯。
从此,童贯不再信任刘韐,逐渐冷淡疏远刘韐,并打算寻机将刘韐调离宣抚司。
不过——
就在童贯准备将刘韐下放的时候,童贯突然收到了赵佶的一封密信。
在这封密信上,赵佶亲笔所写:如有机会,可挟蔡仍入京,亦可直接诛杀。
得了赵佶的密令之后,童贯在想,怎么才能将武艺高强又有重兵保护的蔡仍捉住或者诛杀?
突然!
童贯想起,刘韐的儿子刘子羽在蔡仍手下任职,而且好像还颇为受蔡仍重用。
这让童贯心生一计。
随后,童贯便将刘韐找来,对刘韐如此这般交代了一番。
不久,刘韐便带着数十死士前往云地去投他的儿子刘子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