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仍用脚后跟都能想到,此事必定是太子党运作的。
只是,蔡仍有些想不通赵佶为什么要答应?
蔡仍心道:“难道赵佶认为我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人物?”
这么一想,蔡仍不禁有些唏嘘:“没想到,我如此努力,竟然还入不了赵佶的眼。”
赵佶用好玉玺才让蔡仍看圣旨,说明此事米已成粥已再无更改的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蔡仍如果硬刚着不同意,绝不是明智的选择。
而且,蔡仍仔细想了想,娶朱慎也有娶朱慎的好处,朱伯良如果真能源源不断的给自己招来文人,也足以弥补那些权臣在政治上给自己的帮助了。
所以,蔡仍在心中权衡了一下利弊之后,就一拜在地,道:“谢陛下恩典!”
见蔡仍终于不再像之前一样从容淡定了,被他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赵佶扶须一笑,道:“爱卿免礼平身。”
蔡仍直起身,道:“陛下恩典,臣不敢辞,只是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赵佶和颜悦色道:“爱卿但说无妨。”
蔡仍“苦口婆心”道:“陛下春秋鼎盛,很多事实不宜过早安排啊!”
虽然娶朱慎为妻一事已经无法改变,但蔡仍还是得跟赵佶说一声:“我是娶了朱琏的妹妹,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就是赵桓一边的,我是忠于你赵佶的,是你让我娶朱慎,我才娶的。”
蔡仍这并不是多此一举,而是非常重要的表态。
否则,蔡仍娶朱慎,有可能就会给自己带来意料不到的影响。
事实上,赵佶并不想答应赵桓的请求,也就是为蔡仍和朱慎赐婚。
这与蔡仍(也包括朱慎)无关。
虽然蔡仍招安了宋江,表现出来了杰出将来的才能,但在赵佶眼中,蔡仍只是一个比较有潜力的年轻人,只是他夹带当中无数人才中的一个,他不必更不值得在蔡仍身上花过多的心思和精力,他的心思和精力得花在更值得的地方,像收复燕云,像艺术研究,像修道成仙,等等……
赵佶不想答应赵桓的请求完全是如蔡仍所提醒的那样,他现在完全没必要帮赵桓建立登基的根基。
其实,与哪哪都不让他满意的赵桓相比,赵佶真的更喜欢哪哪都跟他极为相似的赵楷,他甚至动过要换掉赵桓让赵楷当太子的念头。
可一来,赵桓虽然不讨赵佶喜欢,但赵桓在当太子期间并无大错,没给赵佶换太子的借口,二来,赵桓的太子之位当得太久了,身边已经聚集了一股不小的政治力量,如果冒然换掉赵桓,势必要引起这股政治力量的反抗,与大宋的江山社稷不利,三来,赵佶太年轻了,而且,赵佶心情一直都非常愉悦,又注重保养他自己,以至于赵佶的身体非常好,因此,赵佶不着急处理这些事,在赵佶看来,到底让谁来继承他的大宝,他可以慢慢考虑。
所以,赵佶并没有着急表态,也没有要培养赵桓扶植赵桓的意思。
在这种情况下,哪怕蔡仍在赵佶眼中并没有那么重要,赵佶也没必要将蔡仍推给赵桓,壮大赵桓。
可随着时局的发展,事情有点不受赵佶控制了。
当初,蔡京在位之时,既不站边太子赵桓,也不站边郓王赵楷,赵佶可以不表态,可以玩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