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军也好,香军也罢,都不过是平民百姓往头上多系一抹红巾罢了,若人人都能做到忠义二字,几千年来也不会有这么多的王朝更迭。
红巾军颍州起义之初,尚有专人负责记录钱粮户簿等琐碎事项,可随着战事越打越乱,能将自己的项上人头保住不丢已经是天大的本事,又有谁会关注他人的生死,记录他人的命运呢?
在烽烟遍地的中原大地上,且不说大部分百姓仍旧怀着随波逐流得过且过的刍荛心理,即使是明教骨干之中,像韩咬儿这样以“贱民”之姿怀忧国之心的大义之辈也是极少。
当今世道,冤死枉死的孤魂野鬼遍地都是,可真正能为江山社稷舍弃自身安危而抛洒出的鲜血实在烧的可怜。正因为这样,韩咬儿才动了“轻生”的念头:能以我之发肤血汗激起大家的血性,也不枉此生了。
红巾军百户听了韩咬儿之语,面色变得支吾难堪起来,目光游离之下终究是下定决心吐出了一句狠心话语:“韩大哥,兄弟我虽然也想陪你做此壮举,但无奈家中尚有妻儿老母,我这条卑微的贱命还得留着,对不住了!”说罢,一把扯下了头上红巾,踩着从元军将官脚上扒下的皂靴“橐橐橐”地快步走远了。
这种临阵脱逃的行为放在往常,韩咬儿一定怒吼着举起板斧要了他的脑袋。可在此刻,手下的弟兄无论是叛教还是做逃兵,他都可以理解,可以接受。
不消半柱香的时间,一名少年如箭簇般飞快跑来,见到韩咬儿后,才止住脚步,大口地喘着粗气,上气不接下接下气地道:“韩,韩大哥。”
韩咬儿向来不愿以千户等军职自称,麾下兄弟皆如此称他。这名毛躁的少年无名无姓,加入红巾军前是个小乞丐,参军时因为他的一副皮包骨头过于瘦弱不堪,所以负责募兵的百户大都不愿意接纳他。
赶巧韩咬儿路过,见这个少年有些眼缘,便收到了手底下做他唯一的一名亲兵,并为他起了个名字:韩二。解释起来浅显易懂,“我韩咬儿是家中独子,从今往后你是我的兄弟,你叫韩二就是。”
“别着急,慢慢说。”韩咬儿毕竟是跟随韩山童和刘福通多年的明教元老,经历的大事多不胜数,心中知道越是紧要关头越要沉得住气。
韩二咽了口唾沫,两道细瘦的眉毛往上一吊,瞪大了眼睛瓮声瓮气地道:“韩大哥,谢五那王八蛋带着不少人都跑了!”
韩咬儿挑了挑眉毛,冷静地问道:“走了多少?”
“起码五百人!”韩二举起手掌,将五根细长的手指尽数摆出,一边惊怒道:“眼看着元廷大军压境,这帮王八蛋居然吓破了胆,真是一群狗娘养的白眼狼!”
韩咬儿被他夸张的表情和言辞逗得一笑,挪揄道:“他们可都是我一手带出来的,要说‘狗娘’,你岂不是将我也骂了进去?”
韩二听后一怔,旋即才反应过来,愠怒道:“大哥,都什么时候了,你还逗我!只要你一声令下,我带着兄弟们去将他们都给剁碎了喂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