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朱怡成的心情不错,不久前各前线传回消息,在直隶的明军已彻底占住了脚跟,而湖北的部队也北上过江,兵锋直指河南。而在扬州,明军的进攻也未停止,牢牢把江北的清军拖在扬州一带,至于在山东,明军一直对沧州虎视眈眈。
虽然明军暂时还没彻底打通南北,但在稳扎稳打之下完全占据了上风,而在广西、贵州等地,明军由于并未调走重兵,依旧保持着对两省清军力量的压制,从这点来看,朱怡成当时选择稳妥还是很有道理的。
这个时代,用兵不像后世,俗话说的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历史上几十万人甚至上百万人的大战,其中真正的战兵只不过只有半数甚至更少,而这些军力中负责后勤运输,尤其是粮草辎重的占了多数。
这种限制,再加上交通的不便利,使得战争根本就无法像后世那样进行。就算是骑兵部队,一日推进也不过近百里而已,中国历史上骑兵推进速度最快的当属于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达到了近二百里的高速。但要知道这种骑兵速度是无法复制的,那时候的蒙古骑兵正处在历史的最高峰,而且他们所用骑兵都是一人二骑甚至三骑,再加上采取的后勤就敌和不顾后果的清扫屠杀政策,另外还有地形的因素等等,这才能创造出这种奇迹。
而在普通情况下,骑兵推进速度能达到每日百里左右已经算得上精锐了,就算当年入关的八旗,步马混行推进速度也只是在七十里左右。至于明军方面,骑兵的比例极低,明军的陆军绝大部分都是步兵,除了很少的部队有着些骑兵编制外,也就是新军中的马匹数量稍多些而已。
这当然是因为明军从南方起家的缘故,南方的地形和马匹的缺少注定明军不可能在骑兵上下功夫。再者,朱怡成的明军火器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战术中,骑兵的用途除了斥侯和小股突击力量外也不是很大。
所以说,明军的推进速度同当年八旗最鼎盛的时期相差不大,大约每日行军在六十五里至七十里左右,但这个只是行军速度,如果考虑到后勤压力,这速度还要放缓许多,平均下来大概也就在五十里左右。
综合以上情况,现在的战争根本无法达到后世闪电战的效果,而且随着战线的不断延伸,这后勤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路途损耗也是极其惊人的。
现在,随着各处战争的不断持续,大明的财政压力极大。不过还好,眼下已经拿下了湖北和湖南两省,湖北和湖南在历史上被称为“湖广”,自前明中期开始就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
占据两省后,军机处第一时间就下达了尽快恢复两省生产的命令,再加上朝廷对于两省的官员派遣和物资支援,使得地方的种植在极短时间内就得到了恢复。眼下离秋收虽还有些日子,但从反馈的信息来看,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年两省的收获能给大明减轻极大负担。
但这些从整体来看还是远远不足,为此朱怡成增大了从海外进口稻米的数量。如今大明的海贸已今非昔比,大明商船虽然还未达到纵横四海的程度,但在东南亚一带却已是一股最大的力量。
也正是因为海贸的发展,使得大明在这种情况下依旧能够游刃有余,充裕的粮食成了稳定地方的最好手段。另外,对于朝鲜那边,大明的驻朝鲜大臣已经到位,同时在朝鲜的基地也已上马,估计最多也就两年时间吧,等到那时候,朝鲜就成了大明收复辽东的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