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文的特点是能感染人,拥有相当强的塑造和创新能力,培养工人的能力和速度是一流。那么鹿死谁手还不好说……
紧跟着五月十九日,海军方面传出了招标消息:要采购七条排水量八百吨的大船。这种船对现在的大宋暂时没有需求,所以没人造过。
这也让人大跌眼镜,张子文扬言要造造造,感情骗到了经费后就改为了买买买了啊?
纷纷议论:也不知道局座到底吃了奸商多少回扣?
嘲笑归嘲笑,不少拥有造船基础的商号积极参与了报价。
这次竞标中意外的是,江阴周家的方案让张子文耳目一新,虽然报价略高,却明显能从大方向上感觉,周家的造船方案更适合航海。
其他几家的思路是大宋传统,还是便于内河的标准一些。
就这样,海船的采购中,江阴周家获得了三艘的订单。而李晓兰获得了另外四艘。
选择李家是因为报价足够低,方案不如周家但也不错,并且,张子文亲眼看着她的工厂高起步,工人技师质量都很高,便愿意给他们机会。
至于海军自己是零起点,张子文对这些两眼一抹黑,根本没有方向。
之所以公开招标,第一出发点是海军现在没船,先期自己造不了那么多。第二个,张子文需要偷师,试图从各家设计方案中获得启发,总结一套自己的方案。
结果:然并卵。
人家的细节不知道,就算能推测出来他们的设计逻辑,但问过孙晓以及相关工程师后,他们直接说只能摸索,凭借我们现在的认知,无法做到他们这样的拼接和稳固。
言下之意,材料和工艺上的不足,你就没法用人家的方案。
强制照葫芦画瓢,必然导致强度降低不合格,而胡乱堆料增加强度,就大幅挤压了有效空间,还导致下一个衔接点空间不够。也就是说一但工艺达不到,就无法“抄袭”,因为到处让步的话就四不像了,相当于到处都是自己设计的,却又不伦不类。
现在张子文终于相信后世流行语了:给印度阿三B2的图纸数据也没什么卵用,它造不出来,强行造出来要不就散架,或者只有三分之一的载重量和航速航程,要不就有原版三个B2大,但动力有三分之一,推重比都不够起飞的飞机,能特么叫飞机么?
于是这次张子文的抄袭阴谋没能得逞,根本不可能抄袭的,条件和思路都不同。
当然了,凭借超强的脑力,通过其他家的方案也有启发,至少让张子文知道了船的结构大抵是什么样,并且知道了哪些是衔接重点。
最终张子文决定不跳跃,需要从零开始,走好每一个节点,于是下达指示:
海军自有造船厂无需好高骛远,以一百吨排水量为起步标准,设计团队不用走其他家的路子,但要尽量吃透其他家的设计思路,总结船的原理,并配合少年军目前的几何物理相关知识,设计出相对合理的小吨位船,制造并验证。
这样的决定口口相传后,自是又被嘲笑一波。但这不是重点。已调任海军造船厂的材料总师孙晓对大魔王评价相当之高,说大魔王深得制造精髓,大的造不好就必须从小的开始,一步一步来。
这意味着宋国大航海的起步,以三种不同的思路和设计风格,同时一起攀升造船业科技树。
这三家谁能走到尽头进而制霸航海工业,现在谁都不知道,反正大家都知道,局座的起步通常都很寒碜,但冷不丁就会绝地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