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安德系列的《安德的游戏》和《死者代言人》连续两年包揽了“雨果奖”和“星云奖”两项大奖,创造了科幻史上的一个空前绝后的奇迹。
另外还有一个细节,其实好多人都不知道,那就是《安德的游戏》长篇在没有获得雨果奖之前,这本书的短篇版,也正是卡德的处女作,就获得了雨果奖提名,甚至还为卡德赢得了坎贝尔奖的最佳新人作者奖。
安德系列的书,张重看过十一本,最后一本《阴影活着》,在张重离开地球的时候,还没有正式出版。
说到《安德的游戏》,可能很多非科幻迷也都知道,毕竟这本书已经被拍成了电影。
虽然电影版评价一般,但是也让很多不看科幻的人知道了这本书,至少也知道了这本书的名字。
在中,地球遭遇到了虫族的进攻,国际舰队认为必须在世界各地寻找天资聪颖的孩子,并在孩子身上装上监视器,在达到他们所认为合格的条件下将他们送往国际舰队训练儿童的空间站进行训练,使人类在与虫族的战斗中占领先机,并得到存活的希望。
这样一说,这本书看起来就是一本普通的关于虫族入侵的而已,但是事实上,跟普通的虫族入侵不同,《安德的游戏》里面有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而这些东西也正是支撑写续集的存在。
这本书的主角安德只是个孩子,书中着重描写了他的心理变化。
特别是在最后大战的时候,具有指挥天才的安德在训练赛中,使用了设备医生这种超级战术武器,直接把敌人的主星球毁灭,完成了一次种族灭绝。
那个时候,对安德来说,这只不过是一次模拟训练而已,跟平时每一次的模拟训练没什么不同,毁灭的星球和种族对他来说也不过是一些冰冷的数据。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其实他的那次模拟战已经通过超光速的安塞波通讯指挥了真实的战斗,模拟赛中所发生的一切,在现实中也都发生了。
他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虫族的木星和所有的虫族女王完全毁灭,直到战斗之后,他才发现被国际舰队利用,他们借着他的手灭绝了整个虫族。
年仅十一岁的安德,就这样成为了亘古未有的大屠杀者,他的心理负担可想而知。
有些人对于安德在战争之后表现出来的心理崩溃表示不太理解,毕竟从一开始,他们的目标就是击败虫族,结果是一样的。
不过虫族并不是虫,他们其实也是高级生命,安德的行为无异于战争中屠杀平民。最关键的是,虫族似乎并没有太强的攻击性,他们跟地球也没有解不开的仇,只不过因为交流问题产生一些误会。
就这样把人家灭族,别说对于一个十一岁的孩子,就是对普通成年人来说,也很难承受。
而在的最后,也算是后面续集的序言,预示了后面的故事。
这本不同于普通虫族的部分,正是战后的部分,安德他们如何密谋,又如何知道虫族真相,使得这本科幻在主题上上升了一个台阶,其中关于战争的探讨也引人深思。
张重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安德的游戏》的故事情节,又把后面《死者代言人》的情节回想了一遍。
说实话,《安德的游戏》拍成电影还真的不好拍,因为如果拍成电影,就算一刀不砍,最终出来的情节也不会太丰满。
如果可以的话,把安德系列前面几本浓缩到一部长电影里面,可能要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