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一部作品,一部广受民众喜爱的作品是足够有话题聊的。
而基本上,莱曼心里确定了这部戏的导筒,劳伦斯导演有足够的阅历和经验去掌控。
饥饿游戏,怎么说呢,好拍又不好拍。
好拍的是小说原著已经刻画的很好了,拍出小说想塑造的那部分就够了;
不好拍的是对于这样一个青春幻想题材的电影,又是大女主,剧情梳理之外非常考验导演对演员的挖掘。
他自己不拍,是他心里有了另一个故事,一个拿下《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后便有了一本两拍,打算过几天好好跟原作者谈谈的想法。
在基本可行的情况下,两个作品已经撞档期了,他没有精力同时负责两个项目的拍摄工作,再自私一点,他更喜欢另一个剧本,也不想多接手一个系列项目的执导,太挤占精力。
换句话说,在攀谈后发现弗朗西斯-劳伦斯有成为工具人的能力,这事就给他干吧。
虽说一开始买下《饥饿游戏》的改编权,莱曼还想过扎导或负责过《v字仇杀队》的沃卓斯基,但一来扎导拍完《猩球崛起》,两年多一直在工作一线,忙这忙那的,实在想休息一阵子;
沃卓斯基又太神经质,如有必要,莱曼实在不想跟这对“麻烦天才”打交道。
在这样情况下,正好赶上奥斯卡颁奖典礼的召开,遇到了这位导演商人,很多事也就顺理成章的进行下去了。
细数弗朗西斯的履历,他无疑是一位很能适应规则,愿意“妥协”的导演。
要知道《饥饿游戏1》在原时空,是狮门看中并找了加里-罗斯执导,按理说这种系列片一般不轻易更换导演,尤其是第一部大卖,观众口碑不错的前提下,冒着改变影片格调的风险其实是大忌,像《环太平洋》换了陀螺,完全失去了沉重感,就被影迷抵制了。
制片厂本质上是愿意跟剧组互赢的,大家又不是什么敌人,人拍得好好的,你换人,关系直接就崩了,哪怕人家没档期,给个制片职位也是圈内常事。
所以狮门换人,问题不是出自任何一方,而是加里-罗斯在拍摄过程中就与狮门相处得并不愉快,这位早年靠着《奔腾的年代》入围奥斯卡最佳影片、能编能导,较有人文关怀的导演在拍完第一部后,看着狮门立项迅速,跟催命一样,三天两头的吵吵,受不了,就辞了。
相比较而言,像弗朗西斯这类苦于为了融入圈子而努力许久的人反而更珍惜机会,这也是为什么他在接棒《饥饿游戏》系列后,反而与狮门走到了最后。
“你回去考虑一下,这部戏将会在近期筹备开机,制作方萤火虫,发行方蓝蝶,预算成本完全是瞄准着A类制作去的。”
待莱曼离开,话还犹在耳边。
西蒂斯耸耸肩,殷切的眼光再也不去掩饰,“伙计,这么好的差事,可得好好抓住。”
“呼,当然。”
弗朗西斯突然有些压力了。
他不是没担任过商业大作的导演,但正是因为担任过,吃过亏,灰溜溜的回到MV界,才更怕失败。
《地狱神探》不达预期,他被牵连的6年没握导筒,那种被打击到对自己能力产生质疑的滋味他是不想再品尝一次。
我能行的。他想。
当然,别人的心思,莱曼自然不会懂。
他回到家,休息一夜,参加晚宴的疲惫顿时消散。
阳光透过窗台洒进来,餐桌上,他正吃着早餐,管家打开的电视不出意外的播报着昨晚的盛况。
“第84届奥斯卡于昨夜落幕,最高峰时,获得了3480万人次观看直转播……在这届颁奖典礼上,来自法国的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导演凭借《艺术家》斩获最佳导演,整个剧组包揽5项大奖,成最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