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某局的一纸文件还是下达了。
此番核心,“处处”透露着海外制片厂的利好,自然又是引起轩然大-波。
内地观众倒也没那么在乎,看电影吗,娱乐为主,人美国大片好看,你不争气总不能逼着人家不选择吧。
说得露骨一点,以前的时候,都不把观众当回事,来来回回产出的都是烂片吗,人想看电影,都没了兴趣去电影院,那没有观众,电影院的人会在乎美片、法片抑或是印度电影呢?总得先把观众争取进来。
这么一想,好像是有点积极、主动的意思,有点让特斯拉入华那味了。
事情到处在传,又已成定局,某V上,冯钢炮同志发声,称此举有三大好处。
一、好莱“虎”来得越多,电影人的创作空间就越大。因为把关的尺度是一个标准,他们能拍的内容我们也同享。
二、打击盗版更严厉,不然好莱“虎”真跟你急,这成果我们也分享,这回有好莱虎撑腰,看你们谁还敢(盗版)。
三、对观众是好消息。优胜略汰。怕什么呢?无非是一个选择,看还是不看。
一些导演在下面附和,也认为是好事,“中国电影市场对美国开放,毁掉的是那些靠侥幸,靠吃老本,靠黑手操作市场取得某种成功的电影制作者,对提高中国电影的整体制作水准,对符合电影规律的制作者,只能是幸事,中国电影虽暂有疼痛,长远来说,无疑好大于坏。”
当然,阴阳怪气或者乐观的终究没那么多,更多的导演、制片则高喊“狼来了”,称好莱坞是洋枪洋炮,现在“长城”开了口子,希望有关部门创造条件让大刀队实力变强。
两种声音下,反倒是那些真正研究市场的学者颇为中肯,“这些年中国电影在进步,但粗制滥造的作品也很多。从长远来讲竞争不可怕,电影贸易的争端从来不是零和博弈,不是说美国好,对中国就一定坏。与其胡乱想,不如想办法提高观众的需求,让整个市场越来越繁荣,倒逼好莱坞。”
而让俺来说,这是一场仗,不见血也不会两败俱伤的仗,都在说华语电影走出去,但事实就是很多地区对亚裔有偏见,看到海报上的面孔都不待去看的。
再加上,俺有些不清楚为什么有人这么文化“不自信”,偏见归偏见,还有人觉得换个皮不行?可拉倒吧,故事底子摆在那,好片就是好片,让白人演员演,无非是打入市场。懂得自然懂。
电影,终究是考量一个剧组怎么讲故事,用商业还是艺术化讲不重要,重要的是讲出来后有观众买帐,美国观众是观众,内地观众或者日本、黑人的就不算?什么道理。
水土不服或文化隔阂不是没考虑到,而是大部分商业片本身就降低了门槛。就像亚洲之于动作、泰国之于恐怖、日本之于热血漫(美国还真不怎么看少女或恋爱漫)等等,显然都是照顾了好莱坞环境的题材元素。
外面,中美各国还沉浸在新的分账标准中,或兴奋或痛恨的声音、情绪在传递,参与的名人越来越多,两地渐渐演变成两种氛围。
莱曼看着这热闹的场面,手中的车钥匙抖得欢快,却面对各种采访或朋友、伙伴、盟友等相关的问题只听不答,仿佛一切都与他无关,只是一个见证者。
偏偏他这个见证者是很多好莱坞厂商眼中对华进展最为顺利的,反而更要烦他。
唉,越敏感、牵扯到两方经济体的话题就越引人入胜,因为这是实实在在的饭碗和利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