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第一个问题。
就是万山城的火力有些不足。
之前王烨曾经做过计算。
以万山枪和风枪为主的部队,在决战时的火力绝对足够用。
而且因为,有了成熟的三四制战术,王烨认为,自己部队的火力已经足够。
可是最后,曾鹏海最后的应对,却向王烨证明了,他小看了这个时代。
虽然这一次他的损失并不大。
但是难保曾鹏海下一次不会,开发出威胁更大的战术。
所以,王烨必须增强部队的火力。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增加部队之中风枪的数量。
这一次的大战,让王烨发现了自己的一个失误。
在组建部队的时候。
王烨使用了现代步兵操典,也按照现代部队的方法编制部队。
但是在一些细节上,他仍然犯了错误。
最典型的,就是排队枪毙战术。
排队枪毙战术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早期火枪的射程和精确度都非常差。
那个时代的军官,不得不用火力密度来杀伤敌人。
可是万山城却不一样。
万山枪是后膛装填的线膛枪。
无论是射程还是精度,它的表现都非常出色。
按理来说,万山城根本没有必要使用排队枪毙战术。
但是,因为王烨的失误,万山城还是使用了这种落后的战术。
这样,万山城的火力就被王烨制造出了空档。
虽然万山城两拨射击之间的空档很短,但它毕竟还是存在的。
在最后的“巷战”之中,辽东军确实有几次抓住了空挡。
而且之前,在浮桥上的狙击战。
杨威,下意识的使用了自由射击的战术。
最后取得的杀伤效果,坚定了王烨淘汰排队枪毙战术的决心。
不过想要自由射击。
武器的射速同样是个问题。
早期,排队枪毙战术之所以出现。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早期火枪的装填速度实在太慢。
如果采用自由射击,很有可能会出现一段时间,部队中所有的枪手都在装弹。
这无疑会给敌人杀伤自己的机会。
万山枪装弹的速度虽然很快。
但是依然不够快。
风枪确实够快了。
但是,这一次的战斗,也证明了,万山城现有的后勤保障体系,无法支撑所有士兵都使用风枪。
王烨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把风枪当班用轻机枪使用。
现在步兵班的装备之中。
每一个班都要有一挺轻机枪。
这挺轻机枪负责为部队提供火力支援。
万山城,既然采用了现代步兵操典。
那么,在万山城的步兵班之中。
加入三名火力手,负责使用风枪,为战友提供火力支援,也是可行的。
当初在设计三四制战术的时候。
因为没有类似火力手的角色。
所以,同样是12名战士一个班。
现代士兵使用的是三三制战术。
而万山城却使用的是三四制战术。
现在,在加入了火力手的角色之后。
万山城就可以回归三三制战术。
因为万山枪和风枪,使用的是同样口径的铅弹。
所以,这样的战术改变,虽然加大了后勤压力,但是这个程度还算是有限。
而且打赢了这一仗之后。
万山城,很快就会迎来一波人口增长。
到时候,万山城的生产能力,以及后勤保障能力,都将得到一次大的提升。
这样的战术改变,以及后勤压力的增长,在下一波人口增长中,应该都能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