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 第一百四十九章 北宋文臣

第一百四十九章 北宋文臣(3 / 3)

虽然地位卑微,但总算是吃上了朝廷的俸禄。于是范仲淹将母亲接到了自己的身边奉养。两年后,范仲淹因为清廉且刚正不阿,官升一级。

范仲淹借机请求恢复范姓,但他也没有忘记朱家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在今后的日子中对朱家子弟也都有造福。

33岁时,范仲淹调任泰州西,负责监督淮盐的储存、运输以及转销。西西濒临黄海之滨,在唐代时期修筑的旧海堤,因年久失修而溃堤,引发了海水倒灌,良田被淹没,盐场被毁坏,百姓一时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于是范仲淹多次上书痛斥修筑海堤的利害关系,建议沿海筑堤重修捍海堰。终于在范仲淹的不懈坚持下,宋仁宗决定任他为兴化县令,全面负责修建工程。范仲淹也因此积累了丰富的基层经验。

然而在北宋这种繁杂的官职系统中,像范仲淹这样的基层官员大多只能在地方上打转,很难入朝为官,更别说拜相主政了。

但是一位贵人的出现直接改变了范仲淹的命运,让他从一个小小的地方官变成了日后的在职名臣,他就是晏殊。38岁时,范仲淹的母亲谢氏病逝,范仲淹辞官为母亲守丧,居住在南京应天府宁陵县。

当时晏殊因为得罪了刘娥,也被赶到了应天。晏殊在应天观风时听说了范仲淹的才名,于是就邀请他到府学任职,执掌应天书院的教务。

范仲淹在主持教务期间勤勉督学,以身作则,倡导时事政论。每当谈论天下大事时,他奋不顾身,慷慨陈词,书院学风也被焕然一新,范仲淹也因此名声大振。

一年后,年近40的范仲淹终于有了大展宏图的机会,他向朝廷进万言书,奏请整顿吏治,清理冗官,提高武将的地位。

宰相王曾对他的万言书颇为赞许,于是就和晏殊一起在皇帝面前推荐了范仲淹。宋仁宗这才召范仲淹入京,在皇家秘阁供职,负责皇家图书典籍的校刊和整理。自此范仲淹也算是进入了宋朝的中枢。

好不容易混进中枢的范仲淹却不改自己刚直的性格,因为直言进谏数次被外放出京。好友曾劝他要少说话,少管闲事,否则还会连累举荐他的人。

但是范仲淹却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46岁这一年,范仲淹调任苏州,将所居南园之地开辟出来,用来兴建学校。

当时苏州发生水灾,范仲淹带领民众疏通河渠,兴修水利,导引太湖水流入大海。因治水有功被调回京师,范仲淹在京城大力整顿官僚机构,剔除弊政。开封府肃然称制,时称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新闻。

两年后,范仲淹因不满宰相吕夷简把持朝政,培植党羽,任用亲信,于是向宋仁宗进献《百官图》,对宰相的用人制度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劝说皇帝要亲自掌握官吏升迁的事情。

吕夷简也不甘示弱,污蔑范仲淹越职言事,勾结朋党,离间君臣。这次范吕之争牵连甚广,朝臣畏惧宰相的势力,莫敢直言。

最终范仲淹被贬出京,竟无人敢送别。不久之后,吕夷简也被免除宰相之职。宋仁宗最终下诏禁止互结朋党,这就是历史上的景祐党争。

公元1039年,西夏李元昊率兵攻宋,在三川口大败宋军。次年,宋仁宗以52岁的范仲淹回京,带他去陕西主持边防。范仲淹到任后立即整顿军备,修复要塞,提拔有军事才能的将领,如狄青、程世衡、郭逵等人,以御西夏进犯。

公元1042年,李元昊率大军攻宋,双方在定川寨展开大战,宋军大败。李元昊乘胜南下,范仲淹率军援救,李元昊连忙撤军,宋军燃眉之急得以解救。宋仁宗闻讯后非常高兴地说:“我就知道范仲淹可用。”

西夏最终因为国力不济,经不起常年战争的消耗,主动要求与北宋议和。最终双方达成合议,李元昊向宋朝称臣,宋朝则每年向西夏支付岁币。

西夏的战事告一段落,范仲淹也从西北再次回到了京城。宋仁宗任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准备推行新政,力求解决北宋冗官、冗兵、冗费的问题,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

后世将这次新政称之为庆历新政。范仲淹提出了十项新政,主要内容是整顿吏治、发展经济、严整军备,想通过新政富国强兵,使北宋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

最新小说: 大荒经 末日浮岛开局一口井,求生我成神 缠欢!被清冷佛子撩的脸红心跳 快穿生子系统,白莲花又美又撩 厉总,夫人不想复婚还偷偷生崽了 我团宠小师妹,嚣张点怎么了 重生后,朕和皇后在逃荒 相亲坐错桌,闪婚千亿豪门继承人 大明:我,最强皇孙,请老朱退位 玄幻:我在仙人的直播间捡福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