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大婶,你拉的是什么。”
“眼瞎呀,不会自己看。”
正准备回家的周家村村民,有人拦路心有不爽。
只是看到是一个年轻公子拦路,心里的那点不快,直接烟消云散了。
立即对杨知槿和颜悦色起来。
“这位公子,我正往家里拉稻谷。”
杨知槿看泛着青的稻谷,顿时高兴了起来。
看来他全心全意为百姓做事,大家伙还真把他这个父母官放在了心里。
这不他昨天吩咐下去,让杨润全县通知到位,所有村镇提前收割。
他还以为村民不会听,没想到执行力杠杠的。
也就是说句话的功夫,又走过来几个中年男女,每个人或背或拉,都在努力把稻谷弄回家。
“大婶,看来你们真听杨县令的话,让你们收割稻谷,二话不说就开干,你们就不担心县令判断错了,你们少收粮食。”
“我们收稻子,和杨县令有什么关系。”
大婶一边用袖子擦脸上的汗,一边疑惑地说。
“不是杨县令说让收,你们才收的吗?”
“当然不是,稻子还有十几天成熟,就算县令发话也不好使,减产的量谁补给我们。”
大婶这样一说,杨知槿就有些听不懂了。
不是听他的命令,那还有谁。
“害,周婆子,你和他说这么多干什么,赶紧把稻子弄回。村长说了,李姑娘继续收蝗虫,两文钱一斤,让咱们三五年都不用饿肚子。”
“什么,真的假的。”
“村长刚从杏花村回来,你说真假。”
“我这就回去。”
还想和杨知槿说几句的她,哪里愿意在这浪费时间,用满是硬茧,沾了泥土的手,把杨知槿扒拉到了一边。
就拉着稻谷往家里走去。
杨知槿一个不留心,被推了趔趄,要不是说话的大叔,扶了他一把,绝对会摔坐在地上。
“谢谢,谢谢!”
“哎,这位大叔,你刚才说的什么意思?”
这会儿大叔才正眼看杨知槿,爽朗地说:“小子,看你穿着长相,不是本地人吧。”
“没错,我是来看风土民情的。”
“我就说嘛,只要是青山镇的人,哪个不知道李姑娘。”
杨知槿刚才就听到大叔提李姑娘,心里犯嘀咕,所谓的李姑娘,不会和他认识的是一个人吧!
没等杨知槿问出来,大叔就替他解答了疑惑。
“就是杏花村的李姑娘,她可是咱十里八村的恩人,没有她收蝗虫,恐怕我也不舍得现在把稻子收了。”
“不过李姑娘说了,蝗灾来临,让他们全都收了,一点都不能耽误。”
“这不村里从昨天忙活到现在,整整干了一天一夜,才强强弄完。我还想着回去睡觉,没想到村长又带回个好消息,李姑娘还会收蝗虫,还是按一斤两文的价格收,一斤比之前还多了一文。”
“我现在根本没休息的心,只想赶快多捉点蝗虫卖钱。”
“当当当!”
“周家村的人都听着,李姑娘派人送来了熬好的凉茶,一人喝一碗,喝完回家休息一个时辰,再出来捉蝗虫。”
“当当当!”
“周家村的人都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