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娘子虽在媒婆圈中有些名声,也不会坏了这规矩,同样等在院外的媒婆认得月娘子,见这位亲自出马,且带了远超自己的纳彩礼,不由气势先弱了几分。
“哟!竟是月娘子亲至呀!是哪家公子请动了您?”
院外那媒婆上前招呼,笑的花枝招展,心中麻卖批个不停。
月娘子自恃身份,笑而不语,大有一副.老娘出马,在坐的都是垃圾的气势。
正此时,却见最先进入院内的媒婆提着礼品,一脸沮丧的走了出来。
媒婆之间大多互相认识,院内走出那媒婆见月娘子也站在外头,不由一怔,下意识道:“哎呦,月娘子怎跑到了我们乡下地方?”
月娘子继续端着架子,笑笑不说话。
都说同行是冤家,这位媒婆自己没办成,当然不愿看见月娘子说成了媒,便阴阳怪气道:“月娘子这回怕是要碰钉子了,院里那唐先生啊,连马家庄马员外的二公子都看不上,也不知在等什么金龟婿!”
后边这几句,媒婆刻意提高了声量,仿佛怕院内的唐见秋听不见一样。
这马员外以前是京西有名的大地主,但早在阜昌十一年开封府田改开启以后,很有眼色的接受了朝廷的赎买之策。
拿田地换了笔银钱后,马员外也没有坐吃山空,做起了淮北细布生意,如今依旧是方圆几十里内出名的大户人家。
以唐家和马家的差距来说,前者可以说是高攀了。
不想,那老学究唐见秋这般不识抬举,竟婉拒了这门亲事。
原本信心满满的媒婆早已在马员外面前许下了海口,此时事办不成,自然心生怨气。
等在院外的媒婆见此,心知自家嘱托人远不如马家,干脆没进去。
院内,曾做过多年私塾先生的唐见秋听了门外媒婆贬损,一肚子闷气。
这些年来,他的人生颇多不顺。
虽然在开国元年迁来京西时赶上了田改,分得了些田地,但唐见秋一直以教书为生,并不擅长农事。
头几年,靠着在家中开设私塾收来束脩补贴家用,一家人也能过的不错。
但自打开国六年起,小赵娘子在开封府左近推广义务教育,他那私塾的生源迅速枯竭,再开不下去。
饭碗被抢,唐见秋心中不爽,自然也不认同小学堂内那些乱七八糟的课程。
似是为了证明哪种教学方式更好,唐见秋不顾日渐凋敝的家庭,全心教导一对儿女的学问,好再日后和那学堂里的学生比上一比。
但.开国八年,儿子唐应麟竟瞒着他偷偷从了军!
这下可把唐见秋气的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