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不够啊……”杨勋双手一摊,苦恼说道。
现有的上万人口的确不少,但是分摊到这么多的摊子里,就有些捉禁见肘。
而且朱振的规划非常详尽,多少时间必须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都有着详细的标准。
一听这个,朱振也没法子了……钱没了可以想法去赚,可是人口不够,他能怎么办?
从淮安各地调人来,势必会造成其他区域空虚,而且远水也解不了进渴。
现在不是太平年景,大手一挥便可以从各地调动人口,现在稳定可是头号要求。
茹太素此时插言道:“前几天,伯爷不是说有办法让淮安士族放弃海边的那些芦苇荡么?”
朱振奇道:“这与人口有什么联系?”
杨勋一拍大腿,说道:“幸亏茹太素提醒!伯爷,这芦苇荡里可是有不少人口!”
人手是硬性指标,不是钱粮能够弥补的。
朱振虽然家大业大,手下的水师也可以不要脸的抢劫,但是在人口方面却真的只能望洋兴叹,束手无策。
其实作为淮安平章,朱振很清楚,淮安之地拥有的实力和潜力毋庸置疑。
但这些都是在籍的平民,有一些家中地少或者无地的平民若是自愿放弃租种土地,来到朐县务工为生,自然无事。
可无农不稳,若是朱振强行使得这些平民放弃耕种土地,那就是大事情了。
届时朱元璋估计剐了他的心思都有。
要知道,现在是小农经济,而宝镇重工也不是一日可以建成的。
自己强行改变人类的生活模式,便是犯罪。
“芦苇荡里还有人?”
朱振愈发觉得惊奇:“且不说那芦苇荡里阴暗潮湿、蛇虫鼠蚁遍布根本不能住人,就算有,大抵也是各家收割芦苇的人手,又能有几个?
要知道,芦苇荡可不是山林,不会有人给自己找罪到这种地步吧?”
杨勋脸色凝重:“据末将近日听闻,那芦苇荡连绵百里,收割只是需要大量人手。
淮安世家家家都在芦苇荡中藏匿了大量流民,以之收割芦苇煮盐。
其中已淮安张家最甚,据说他家劫掠了大量沿海的平民,或捉或骗,都禁锢在芦苇荡中,更有死士战兵加以看守,其禁锢的平民数量不下于一万之众!”
朱振倒吸一口凉气:“扯蛋的吧?
他在芦苇荡里,比本伯的人都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