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大家都想着见识下战舰,自然没有人愿意与刘青山多言,都加快脚步,直奔山梁,径自走向船坞。
这些战船,都是新式战舰,长度大约在四十米左右,宽大概有十二三米,龙骨的长度是船宽的三倍。
众人上了甲板之后,都四处打量。
穿上的水手都是制造船只的工匠,见到郑启年带着一群军官上船,而为首之人便是盱眙县伯朱振,纷纷上前参拜。
这时,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从船舱里溜溜达达的走了出来,一看朱振,脸上瞬间泛起喜色,微微作揖行礼,笑着说道:“伯爷,可想煞老夫了。”
竟然是工房的大佬陈连。
这位大人怎么出现在这里?
对于这位应天工房,也就是未来的工部掌舵之人,这位大人平素甚是繁忙,朱振跟他关系不错,却也只是书信往来而已。
朱振赶忙上前两步,搀扶起陈连之后,说道:“这水上行船,颇为辛苦,您老是应天工房之柱石,您跑这一趟做什么?
您这身子骨万一受了点风寒,国公不得撕了我。”
陈连哈哈大笑道:“谁能想到,当初应天城外,一个贩卖绷带的少年,竟然成了吴国的柱石之臣,老朽虽然年迈,但也想与伯爷一般,泛舟海上,畅意人生啊。”
常茂和朱沐英等人却是知道陈连的大名,只不过他们难以想象,像是朱振这般武人,竟然能屡屡为文官高看一眼。
朱振却不似他们这般神经兮兮,眼前这位老者,算是一直默默帮助自己的人,而原因非是其他,只不过是因为自己对他足够尊敬罢了。
郑启年插嘴道:“伯爷,咱们要不要先升帆启航,您二位稍后在舵楼里慢慢详谈?”
朱振随意摆摆手笑道:“你们且做你们的便是,本伯虽然与陈大人少有见面,可平素里书信往来不断,已然是忘年知己,只是你们不知晓而已,都退下,都退下,莫要嘈杂,惹了老大人心神。”
一边儿说着话,一边儿搀扶着陈连,一同来到舵楼里,低声交谈起来。
众人看来,不由的心生敬佩,以如今朱振的身份和地位,便是刘伯温都要以礼相待,可是朱振却不骄不躁,面对一个所谓的工房的主事,都能毕恭毕敬,这才是真正的礼贤下士,难怪张大舍即便是到了洪都朱文正手下,都对旧主念念不忘,还想尽一切办法推荐人才。
一是在朱振手下可以得到足够的尊重,二来便是,朱振可以人尽其用,让人能获取巨大的成就,有心里上的满足感。
甲板上的郑启年指挥工匠们将舱底的船帆拿出来,折腾了好一会儿才将帆具各自安装妥当。
郑启年试了试风向,东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