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将都对盛庸的豪勇大加赞赏,因此都替他高兴,谁不愿意身边的战友各个勇猛无俦、剽悍善战?
同时也都发现有一个朱振这样的主帅确实是一件大好事,关系好的他一封书信就能摆平,关系不好的他敢浑不吝的打上门,只要有了功勋就无需担忧会不会被刻意打压甚至被别人冒功那些龌蹉事……尤其是杨勋对此感触更深!他很早就追随杨宪,负责几乎一省之地的情报事务,很多时候要亲临一线,亲自作战指挥获取情报,那也是在死亡边缘苦苦挣扎的。
若是论功,其实自己一个指挥佥事都够了。
但正因为杨宪的名头太差,而且吴国公虽然重用杨宪这条狗,但是却轻易不会扔出几根骨头,而自己给杨宪做事,在应天的明天和人人缘都出奇的不好,时常会遭遇到莫名其妙的打压。
杨宪对此毫不在意,因为他人生的快乐根本不在此处,他只需要朱元璋的信任。
但杨宪手底下的人都是人啊,是人就有名利上的需求。
想到此处,杨勋有哑然失笑。
若是换一个角度想想,自己在学东西的时候能够跟着杨勋这样的情报界大佬,在年纪渐长需要功勋的时候又遇到朱振这样能立功又护犊子的主帅,岂不是运气爆棚?
诸事议定,杨勋起草了战报的草稿,朱振照着誊抄了一遍,盖上自己的印鉴,便等着返回朐县之后快马送报应天。
自从杨勋到来之后,朱振愈发觉得轻松了不少,这位检校界给自己输送的人才,被自己强行按在手底下,无论是日常的繁杂琐事亦或是军中的后勤补给,都能处理的井井有条,想想杨宪忧伤的神色,朱振就很开心。
朱振一贯的理念就是能者多劳,下者劳力,中者劳神,上者什么也不用干就万事俱备……此时在大海的另外一边儿,淮安沿海的地界,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坞堡,座落在一条注入大海的河流旁丘陵高地上,依山势而筑,高低起伏,气势逼人。
建此堡者肯定是高明的人物,不仅地理上的优点发挥得淋漓尽致,用尽水陆交通的方便,更有军事上的优势,易守难攻。
若是周边爆发战争,此处可作为一个强硬的据点,抵御大量军队的攻击。
堡墙高达三丈,堡墙底下均用条石砌筑,堡内遍植树木,木檐瓦顶土墙的民房鳞次栉比,看其规模聚居其内的足有数千户之多。
这就是张家上于宋末建起的坞堡,当时社会动荡,各路反贼义军此起彼伏,各大家族均有类似的避祸之地,只不过张家的这处坞堡太过庞大而已……这种坞堡原是北方老百姓躲避战火盗贼的坚强据点,在人烟稠密繁华富庶的淮安实属罕见,若是有人作乱,裹挟军民啸聚其中,则数倍之兵力亦休想将其攻下。
此刻坞堡的大堂内,张素卿看着窗外渐渐阴沉的天空,神情有些阴郁。
在他下首,一个身材魁梧的青年随意说道:“素卿你是不是有些杞人忧天了?
那朱振虽然对海岛下手,那自是题中应有之义,他那是水师,水师自然要剿灭海盗,与我家何干?
再说了,无论宋元,朝廷不禁盐铁,他朱振家大肆开矿炼铁,我们张家煮盐卖盐有什么不行?”
张素卿瞪了他一眼,不悦道:“休说那些骗鬼的蠢话,若我张家只是贩盐,自然不惧那朱振。
可是吾家与倭寇多有联络,亦曾多次与其联合劫掠沿海州县百姓,更是倭寇长期销赃的伙伴,一旦被朱振查实,你敢说他不会对张家动手?
那小子浑不吝的名声,可是天下人尽皆知!”
这个张素公什么都好,就是太过骄狂,任谁也不放在眼里。
那朱振敢在淮安摆了一众士族一道,将各家的死士战兵引去屠杀殆尽,显然并不将淮安世家的威胁放在眼中,别说是张家,就算是刘家挡了朱振的路,那小子也敢下死手!朱振现在就是朱元璋伸往淮安爪牙,无论他干什么,只要对应天有利,对朱元璋有利,朱元璋定然不会横加干涉,甚至还会最大限度的纵容!若是有需要,他不会对张家哪怕有一丝一毫的顾忌和怜悯!那个要饭的,对于世家可是厌恶的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