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父亲、二叔各为其主,不遗余力
他们的所作所为,既是展现自己的才华,更是为了诸葛氏一门的繁荣兴盛啊
诸葛恪正直感慨。
诸葛瑾猛地站起身来,欢呼道“快快”
原来是有鱼钩了,是诸葛恪的那副钓竿,诸葛恪站起来溜着杆,诸葛瑾在一边鼓励,“吾儿,千万别让它跑了。”
诸葛恪用力一提,一条鱼飞出一道弧线,摔在草地。
诸葛瑾赶忙按住,连带着还有老父亲般的笑意。
“抓住了,吾儿抓住了,为父来解为父来解。”
诸葛瑾颇为兴奋。
诸葛恪笑了,体会到父亲的苦心,更是第一次切身感受到诸葛族人为家族繁兴所付出的一切,他突然感觉心情沉重了许多。
只是
似乎,这些依旧不能左右他的决断。
诸葛瑾跟着诸葛恪笑了一会儿风,神色慢慢的暗淡下来,转头望着河面,陷入了沉思。
诸葛恪善解人意的说道“鱼也钓过了,周文王看来也不会钩了,父亲,咱们回家吧孩儿都饿了”
诸葛瑾点了点头,看着那筐中的鱼儿,沉吟良久,方才语重心长的道。
“这鱼是你钓的,怎么做,你说了算”
言外之意,是诸葛瑾表明他的立场。
他这这一辈注定是为诸葛氏一脉的繁兴,在东吴一隅奋斗。
他绝不会背弃东吴。
可再到儿子这一辈,诸葛瑾觉得,他不能太自私,儿子的路该由他自己选。
诸葛恪眨巴了下眼睛,“孩儿还没想好,不过孩儿觉得,就算是钓鱼,但那东吴国主绝非孩儿要等的周文王”
此言一出
诸葛瑾的神色微微的黯淡了一分,不过他还是颔首点头。
恪儿如此天资,将来的路,他该自己选
其实,诸葛瑾还有一条并没有告诉诸葛恪。
那便是这么多年,黄月英无出。
孔明已经几次提及,渴望过继兄长一子
诸葛瑾原本是打算让二子“乔儿”去。
但
现在,他愿意把这个选择的机会,交给恪儿
留在东吴
还是去巴蜀,恪儿,由你来定
s历史,诸葛亮早年无出,诸葛瑾将二子诸葛乔过继给诸葛亮,后诸葛亮纳妾后,才生下亲子。
红日一点点沉下,苍茫大地就快要陷入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