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竟不反对,点头道“可以是可以,不过你须得依我一件事。”
孙悟空一楞,旋即满口应道“这有什么,我什么时候不曾听过师姊的话是什么事”
黛玉道“你往后写字,必要关起门来,不让人瞧见才行。”
孙悟空奇道“这是什么缘故”
黛玉轻翘嘴角,道“我担心旁人要笑话你呢。”
孙悟空便放下心来,道“师姊未免多虑。老话不都说成败论英雄。我把字写好了,谁还能笑我”
黛玉摇头道“你还是学的东西太少。你以为书写就仅仅是写字么这挥毫泼墨间的仪态规范,本身有调养情志之意,这是用礼仪来存心养性。你不懂礼守礼,怎叫旁人不笑话你”
孙悟空却颇不以为然,笑道“师姊前几日说姜太公与伯禽旧事。伯禽三年不改父之道,报政缓慢,太公望则从其俗,简君臣之礼,回应迅速。周公因此说太公望平易近民,民必归之。可见礼仪典章不过是用以困人,屈抑群下、使伏事自己。师姊既说不必困守繁文缛节,现在又说要知礼守礼,倒叫小弟无所适从了。”
黛玉听得笑了,微微叹道“大道无形,显现于物是为德。上德为无心流露,下德则是有心的作为。仁义从下德而出,因它们已是有意为之;到了礼,更是勉强,民不从则强以手引之,可以说世俗礼教是在砍伤人的精神。
“可是物无非彼,物无非是,犹如人我对立有彼此之分。人的天性是质野的,如果全然放任,那与禽兽何异所以需要以适当的安排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事物处在合宜的位置,起到修饰之用。二者合一,就能损有余补不足,取长补短、修养品行。因此易经上说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正是这个意思。
“这也是人道中礼的一种形式,原就是为了让人平衡欲求与外物,养成坚持仁义的美德,从而教化成就天下的人。如此由下德追溯至上德,探寻道的源头,亦不失为一种求道的方式,因此礼也被称为人道至极。并不是提到礼就全然不好的。
“像你我这样的修道人,束缚天性、拘泥繁文缛节固然不可取,可是肆无忌惮、放任自流,难道就很好么你不懂得“礼”的道理,更谈不上把握其中的尺度,想修人道,岂不是痴人说梦”
孙悟空哑然无语,讷讷道“既如此,多守礼就更好么”
黛玉微笑道“过犹不及。经上有云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便是因任自然的意思。所以我效法舜,执其两端,择乎中庸。庸者,常也,乃是中和可常行之道。师弟以为如何”
孙悟空无言以对。
他因是天生灵物,聪慧远胜常人,无论学什么都是一点就通,难免自负根器,虽不曾言之于口,心中却常有洋洋自得之意。现在见黛玉言语从容,虽是劝诫之意,却是那么高屋建瓴,内蕴深厚,举止又那么冲夷有度,绝无半点自矜自傲,他不禁为之心折,陡然生出自惭形秽之感,顿觉自己见识浅薄,以至于坐井观天,真是贻笑大方而不自知。
他这时得意之色尽去,先前飘飘然的一颗心重又落回实处,由不得羞得满脸通红,再不敢提之前的轻狂之言,臊眉耷眼的向黛玉行礼受教,老老实实地端坐书案前开始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