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
胤俄还眼馋过蒙古丰富的羊毛脂资源,幻想过用低廉的价格收购蒙古人根本不要的羊毛再加工生产脂膏。
而现在看来,幻想也有照进现实的一天,也有实现的时候。
贵妃告诉过胤俄,他的福晋已经定了是蒙古贵女,他未来将与蒙古阿巴亥部联姻。
从那时起,哪怕抛开羊毛脂这个大有可为的生意不提,胤俄也生出了跟蒙古做生意的心思。
也许其他皇子巴不得离蒙古远一点,不愿意跟蒙古人走得太近,避讳在康熙眼中跟蒙古关系密切,但胤俄完全没有这层顾忌。
是,康熙一直在防备蒙古,从先帝还在位时,大清就一直有意削弱蒙古、拉远与蒙古的距离,这一点从先帝与康熙的后宫中蒙古女人不再独霸,渐渐泯于众人可以看得出来。
如果存有夺嫡之心,如果有问鼎天下的野心,那确实应该离蒙古远一点,但胤俄偏偏就要反其道而行之,就要大张旗鼓地跟蒙古拉近关系。
这是他自保的手段,亲近蒙古能证明他没有夺嫡的野心,代表着他主动放弃了争夺皇位的资格。
说回跟蒙古做生意,无非就是将商品销售到蒙古,赚蒙古人的钱;又或者反过来,把蒙古草原上的资源产品加工成商品,就地销售给蒙古人或者销售到关内赚满人和汉人的钱。
大清立国以来,在明面上跟蒙古的关系一直都很友好和谐。来往蒙古的商队络绎不绝,把商品销售到蒙古草原上的生意自大清入关以来就没有断绝过,做这项生意的人很多,八成都是背后有宗亲勋贵当靠山。
没办法,草原上物资短缺,什么货物运过去都好卖。蒙古巨大的需求量,早就使得商品出口蒙古成了一个门槛极低,且交易量极为庞大的成熟市场。
在这样蛋糕已经快要分完了的市场中,新人想要闯出一片天,从老人手中夺食打拼出自己的份额是很难的,免不了跟其他商家起冲突,触及他人的利益,搞不好就会得罪商家幕后等着分钱的宗亲勋贵。
就算胤俄和九阿哥合伙,两人都是皇子有一定的分量,也不能以势压人强行争夺市场份额。那些脾气骄矜胆大的宗亲勋贵也不是好惹的,他们要是拧成一条绳,聚集的势力可不容小觑。
出口蒙古的生意竞争太大,已经卷到了极致,利润虽然不低,但往里挤显然不太理智。
胤俄不打算往里横插一脚,他的想法是开辟新的市场,利用现代知识,利用当前时代还没有的技术反过来将草原上的产品资源加工成商品,在这全新的领域中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得益于阿巴亥部的姻亲关系,胤俄能直接与蒙古部落取得联系,不给中间商赚差价的机会。等这项联姻彻底落实,草原上的丰富资源胤俄唾手可得。
草原上都是游牧文明,确实没有农耕文明的中原产出种类丰富。但蒙古地大物博,真要找的话产出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