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救楚国,的确势必得先驱逐令尹子兰,问题在于如何办成这件事。
此时,屈原嘴里吐出两个字:“合纵!”
庄辛眯了眯眼睛,隐约把握到了一些:“请详细说。”
“……只要能设法促成魏、韩、楚三国合纵,三国或会出现‘互相’的局面,倘若魏、韩两国派臣子到我楚国出任令尹,就能极大地削弱子兰的权势……”
“你是说……”
庄辛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借魏韩两国之势打压子兰?”
“正是!”
屈原重重点了点头,旋即笑着说道:“在下原本想,倘若方城令能作为魏国的遣臣,前往我楚国出任令尹,那自是最佳的局面……”
当然,这种事屈原也只能在心底想想罢了。
蒙仲是什么人?
伊阙之战中绽放光芒的魏国将星,魏王究竟要傻到什么程度,才会将这等将才派到楚国?
这等将星,那是肯定得牢牢拴在魏国,岂能让他产生别的想法?
于是屈原随后就笑着说道:“可惜这事几乎办不成,因此,在下有意先让韩国的公仲侈出任我楚国的令尹。”
“公仲侈……”
庄辛捋了捋胡须,若有所思。
作为楚国的臣子,他当然认得公仲侈,知道后者乃是如今韩相公仲珉的弟弟,亦是一位具有国相之才的贤士。
问题是,公仲侈是否可靠?
然而,考虑到屈原有意推荐公仲侈,庄辛也能猜到这二人私底下必定有什么协议。
对此他不打算细问,相比较这个,他更加在意屈原后续的计策。
要知道,他楚国的内部问题不仅仅只是一个令尹子兰,更主要的还是楚王熊横的昏昧与不作为,且屈原想要驱逐子兰与其党羽,这就势必会涉及到楚王熊横的态度。
庄辛想知道屈原将会如何安置他们楚国的君主,毕竟屈原方才曾说过“难以启齿”这个词,庄辛觉得很有可能就是在涉及熊横的问题上。
听了庄辛的询问,屈原突然沉默了,过了足足半响后,他这才低声说道:“在下曾听说,宋国的宋王偃极为好战,继位之后,扩充军队,先后与诸大国征战,国相惠盎屡劝未果,便请来薛地名士薛居州,教导太子戴武……”
说着,他抬头看向庄辛,也不避让后者的目光,诚恳而毅然地说道:“于我王,能佐则佐,不能佐,那便……择子而教、择嗣而王!”
“……”
庄辛震惊地张大了嘴,难以置信地看着屈原。
择子而教、择嗣而王?
若楚王熊横不堪辅佐,便废立君主,另立贤君?
他此刻愈发肯定,屈原在来到了一趟叶邑后,确实好像变了个人,否则曾经的屈原,最多悲愤于国家的处境,绝对说不出“择子而教、择嗣而王”这一番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