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犯困,程子安晚睡早起,已经深夜了,他困得用手指撑开眼皮“阿爹,你有针吗”
一旁低头奋笔疾书的程箴,终于抬头看了他一眼,“要针做甚”
程子安道“头悬梁针刺骨,阿爹给我来几针”
程箴噗呲,“你少作怪。”看到程子安消瘦的脸庞,心疼地道“今日先到这里,你先去睡吧。”
程子安摇头,嘴里咕噜噜乱叫一气“醒了。等我写完这篇文章再去睡,不然明日老头儿又要吹胡子瞪眼睛。”
程箴笑骂道“老头儿老头儿,没礼貌,那是你老师”
程子安抬笔蘸墨,道“是他自己老头儿不离嘴,老师豁达着呢。”
闻山长待程子安愈发随和,亦师亦友。只是在功课上挑剔到了苛刻的地步,程箴的文章也是他在指点,对他们父子俩一视同仁,批评起来那是毫不留情面。
程子安脸皮厚,程箴起初觉着难堪,久而久之,被他带得脸皮也厚了起来。
跟着程子安,程箴学会了在闻山长的骂声中反问“山长,这句骂,是骂哪一句”
在一日复一日的磨炼下,两人的文章水平飞涨。
程箴在经史子集的水平上,要高于程子安。
但在策论文章上,他却不如程子安。
主要在实事方面,程子安看得太过透彻,见解独到。
程子安还有一种本事,程箴自忖永远都学不会。
看得太透彻,针砭时弊,不于尖锐,会使得上面的人不高兴。
程子安能巧妙避开,圆融到了令他望尘莫及的地步。
“要想做事,首先你得拿到做事的资格。”程子安曾如是说。
程箴道“明日开始要去投纳家状,保纸和试纸。你们班上的同窗,有几个要参加秋闱”
投纳家状等就是保荐,审核考生参考资格,等于后世的提前政审,取得准考证。
程子安道“就我与方寅下场考试,辛寄年想去凑热闹,被辛老太爷骂回去了。”
程箴笑了起来,道“你们班里的同学都还小,十多岁的少年,等一等也无妨。辛寄年真是淘气,他可是见着你去考试,便吵着也要去了”
程子安点头,“辛寄年不用考试,最次,辛老太爷会给他捐个功名,或者靠着永安侯府,恩荫出仕。”
程箴沉默了一会,道“辛寄年若出仕,苦了百姓。”
程子安有不同看法,道“一点子小钱,辛寄年看不上。于贪腐这一块,辛寄年比好些官员强。他脑子经常犯蠢,热血上了头,在地方上,能压住豪强。就凭着这两点,辛寄年当官,反倒是百姓的福分了。”
程箴一琢磨也是,官员到了地方,除了文士善这样的,基本都会与当地的豪绅交好。
不乱加派,乱征收赋税,管好当地的治安,已经超过了九成的官员。
程箴道“你姨父写信来,说是会再次下场。这次要是他中举,再一起去京城参加秋闱。”
程子安沉吟了下,叹道“姨夫,唉”
崔婉娘来了信,说是孙士明想要纳妾。她生了一儿一女之后,肚子就没再有动静。
孙母想要多子多福,加之孙士明也有意,眼下以科举为重尚未有动静。
要是孙士明高中了,纳几个美娇娘伺候,那是迟早的事。
世情如此,如程箴这样一心一意待崔素娘的才是异类。
程箴也没多说,孙家的事他管不着,看到程子安在边说话中,边写好了文章,禁不住惊讶不已。
程子安挤眼,得意地道“阿爹,我能一心多用。”
一心多用的本事,是程子安前世早就练就。有时听到不想听的废话,又不得不听时,这门本事很管用。
程子安放下笔,吹着纸上的墨,读完文章,啧啧道“我这文,写得真是太好了”
程箴早已习惯他的自夸,接过文章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