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大少爷都开始搬砖了,你居然不搬了,真是气死我了!
“我在这儿看着啊。”
向南看傻子似的看着他,说道,
“这里是大马路,大家都搬东西去了,这要是有个过路的搬走几个箱子,那不是要哭死?”
朱熙:“!!!”
我之前为啥没想到这点?!
我要是早想到了,我就可以理直气壮地站在那儿看着了。
他很想跟向南说一句:“你站的那个位置是我的!”
后来想想,还是算了吧,这话说出来,显得咱太没智商了。
于是乎,朱熙只能老老实实地搬箱子去了。
两百多件残损文物,装了一百来个箱子,五个人搬起来,速度很快,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全部搞定了。
向南看着修复室里,那堆成一片的泡沫箱,忍不住心情激荡:
这些文物,够他们几个修复好长一段时间了!
……
第二天,向南和康正勇等人便早早地来到了工作室,开始对一百多个箱子里装的文物进行分类登记。
朱熙没有来,他跟着大货车从长安一路奔波到魔都,确实很辛苦,昨天晚上吃过夜宵后,便在附近宾馆开了一个房间,直接回去睡觉了,估计现在都没有起来。
向南几个人分工明确,覃小天负责开箱,并将文物拿到向南这边来,向南则负责鉴定文物种类,康正勇主要负责登记造册,最后一个王民琦,则是负责将鉴定过的文物搬到事先划定的范围。
向南和康正勇还好,两个人性格有些相似,都是那种沉稳的性子,即便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也不会很惊讶,但王民琦和覃小天的性格就要活泼多了,看到一个没见过的文物残片,就要大呼小叫一番。
“老师,老师,这个碎片好漂亮,这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覃小天这边刚刚打开一个箱子,看到里面装的文物残片后,立刻眼睛一亮,抱起箱子就跑到了向南的身边。
“这不是什么玩意,这是商代晚期的青铜觚[gū]。”
向南瞥了一眼箱子里的残片,其中有一块大残片,是大敞口呈喇叭形的,他继续说道,
“在殷商考古发掘中,觚与爵是常见的墓葬组合,表明商人喜爱喝酒的风俗由来以久,周来商后很长一段时间,在周人的统治区内,很少发现有青铜觚的存在。因为周人认为商人之所以灭亡,其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沉湎于酒。所以,在周代文献《尚书》中,就有专门的篇章告诫贵族要远离酒。”
康正勇一边记录这件青铜觚,一边认真听着向南的讲解。
实际上,这也是他最为敬佩向南的一点,每一件文物,他不但能够一眼就看出是什么,还能洋洋洒洒地讲出一连串的典故来。
这些知识,如果不是量广博,而且还将其中的内容融会贯通,是根本讲不出来的。
而对于他们这些学生而言,能遇上这样的老师,也是一种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