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俄国气温较欧洲其他地区总会更冷上几分,苏叶早起散步,需要裹上厚厚的披肩,防止风灌进脖子里。
她最近已经放弃大早上起来跑马,改在下午三四点,再晚一点天就要黑了。
可今天的天空一直阴沉沉的,好似随时要下雨,刮过来的风却干燥冷冽,刮过脸上仿佛能把水分带走,时间长了肯定会刮伤。
苏叶摸了一把脸,心里叹气,她怎么就不会做化妆品和护肤品呢,俄国的天气该死的需要滋润又不油腻的护肤品。
她的梳妆台上不是没有,全欧洲的产品都能看到,却没有效果特别好,又适合她的。
那些特别滋润的,涂在脸上非常油腻,风一吹就干巴巴糊在脸上,难受不说还特别不自然。
清爽一点的又没有效果,逼得她只能自己尝试研究,可惜因为时间短,并没有特别好的成品出来。
也或许是她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写作上,做实验的时间比较少,才没有成果。
其实她觉得自己化学天赋还可以,看看书就能做到无师自通,但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她能每天抽出两个小时研究学习这方面知识,就已经很不错了,不能期望成品一下子出来,又不是天才。
但她关于化妆品和护肤品的构想,以及记录了一整本笔记本,就等着有时间一一去实验。
哎,要不是把钱都调给了卡列宁,这三年过的紧巴巴的,她高低要开一家化妆品工厂,请一批专门人才,专门为她研究实现脑海中的那些构想。
她总觉得自己突然冒出来的灵感非常科学且具有可操作性,但她毕竟是生化外行,或许只是她学习的内容不够精深,想当然呢。
从构想到做出成品,到实验效果,有很长的路要走,可她现在没钱,实属有点无奈。
说到钱,苏叶再次想到卡列宁,不知道他那边情况怎么样了,上一封信说,已经到了最后关键收网阶段,成败在此一举。
距离那封信,已经两个月没什么消息了,报纸上也看不到相关报道。
虽然苏叶相信卡列宁的能力,但难免有时候会担忧,只是两人相距甚远,她也做不了什么。
感觉今天的运动量达标,苏叶拢了拢披肩,开始往回走,脑海里盘旋着各种想法。
先是自己的,侦探小说已经写到第六本,出乎意料的受人欢迎。
那年在瓦尔斯完成的那本,一经发布就迎来订购狂潮,比第一本还要受欢迎,仅俄国就卖出一百多万册。
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内容真的精彩,加上上一本攒的人气,热度还没过去,读者刚看完正意犹未尽呢,就迎来第二本,顿时冲动消费。
而第二个原因则是阿特利说好要出版的第二本小说突然取消,直到一年后才完成印刷。
读者的期盼没得到满足,不得不找代餐,而她又正好卡在这个时间点开售第二本,大家自然而然选择购买,暂时弥补一下无法得到满足的胃口。
苏叶也曾去信询问阿特利为何取消出版,她非常期待看到他的小说。
阿特利回了信,甚至直接把写了一半的稿件寄了来,就离谱
有谁会把自己辛苦创作的内容,提前告诉仅仅相处了几天的朋友啊,可奥德列夫先生竟如此相信她。
说实话,苏叶没忍住一睹为快,可看完后,简直抓心挠肝,后面呢后面的内容去了哪里,你倒是写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