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才成胸有成竹道,“今年各地灾害严重,就连草原上也不例外,吃不饱饭,鞑靼和瓦剌一定会南下劫掠,我是提前做准备,探听清楚消息后,才好提前防备。”
那些送粮的士兵,听到他这么说,当即承认,他们确实是带着任务去的,探听清楚鞑靼大汗的计划。
闻言,孟国忠和其他闻声赶来的将领都相信了,虽然孟良觉得不对劲,这位陆才成完全不是那种高瞻远瞩的人,又怎么可能想到提前探听消息呢。
但当时孟国忠信了,对自己莽撞的破坏了计划,相当愧疚,自请领了二十军棍。
那二十棍打得极重,当晚孟国忠就发起了高烧,好容易被军医救回来,之后一个月也总是反复,伤一直好不了。
孟良相当难过,为自己的不谨慎连累了父亲,但孟国忠一点不怪他,甚至认为他做的对,发现问题及时禀告,这哪里有错。
错的是他不该失去理智,没有去找将军问清楚,就冒然行动,以至于好好的计划,就这样泡汤了。
说到底,是他这个副将对主将心存偏见,认为他外戚上位,志大才疏,不堪为主将。
因而遇到一点风吹草动就炸,是他失职。
孟国忠愧得肠子都青了,可还是安慰儿子。
孟良此后一个月都没有出去,在父亲身边悉心照顾,可无论他多用心,父亲的伤一直反复,怎么也好不了,甚至有溃烂的趋势。
他觉得军医的水平不行,打算去大同城内为父亲请别的大夫来看看。
可等他进城没多久,突然传来军情,鞑靼部落袭击大同城,城门紧急关闭,三日后鞑靼骑兵退走,才终于打开。
这三日,任何人不得进出,暂时为防城内有鞑靼奸细里应外合,打开城门,要求非士兵不得靠近,不然一律当斩。
孟良心急如焚,却没什么办法,军令如山,他又怎么会不懂。
好容易熬过三日,赶去城外军营,却发现焦土一片,军营内死伤无数,而他的父亲也牺牲了
讲到这里,孟良忍住了哽咽,摸了一把眼泪,“我不知为何,就是怀疑此次的突袭,和之前的粮食运输有关,于是为父亲举办葬礼之余,还打听了遇袭的全过程。”
怎么说呢,全程就一个巧字。
在遇袭之前,主将陆才成说是收到消息,鞑靼要袭击大同几百里外的小镇,于是带人去设伏。
他把军营里四分之三的人都带走了,包括了大部分将领,只留下三人。
另外两人在鞑靼来袭时,竟然因为喝酒喝醉了,怎么叫都叫不醒,士兵们没办法,只好去请正在养伤的孟国忠。
虽然背后伤口溃烂渗血,但军情紧急,孟国忠毫不犹豫,立刻组织士兵防御并反击,另外还派了人去叫回主力部队。
他们还没有走远,此时赶回来,正好和军营里应外合,包围鞑靼,兴许还能大获全胜。
然而传令兵跑到说好的地点,竟没发现一人,大军去哪儿了
孟良讽刺一笑,“说是临时收到消息,鞑靼改变方向,去袭击另外一座城,而他们现在赶过去,还来得及截杀,军情紧急,他们来不及给军营报消息,就直接离开了。于是没人知道他们去了哪,整整三天,数万人的军队,不知所踪,呵呵”
场上众人皆惊,但凡不是个蠢的,都不可能听不出他话中的含义。
这哪里是巧合,分明是刻意为之
孟良深吸口气,压下喷薄而出的恨意,“整整三天,父亲带着剩余的两万多人,苦熬了三天,既没有等到主力军队回来,也没有等到大同城内的守军明明他们只要稍微一打探,就知道父亲带着士兵坚守住了军营,只要再派出一队人马,就有获胜的希望父亲这边损失惨重,鞑靼那边又何尝不是他们擅长马战,可父亲利用军营的便利,设下种种陷阱,他们不得不放弃骑兵的冲锋,选择真刀真枪比拼。三天的持续战,鞑靼也人困马乏,只要稍稍一使劲,就可以把他们全部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