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编得很厚的那种,上下两层,铺在木板床上,再放上竹编的席子,往上面一躺,舒坦
在床上滚了两圈,呈大字型又躺了一会儿,她才恋恋不舍起来,把自己的行李打开,放到该放的地方去。
中午的时候,司徒泽没回来,但隔壁邻居送来了一碗面,说是司徒泽拜托他们做的,给了钱的。
说是邻居,其实也隔着不少路,人家端着碗来,桑语立刻接过来,把自己的饭盒用水冲了,把面倒进去,然后把碗洗了还回去。
顺便的,她还抓了一把糖,大概有六七个吧,“没啥好东西,这个给孩子解解馋。”
邻居大婶笑得牙不见眼,“怪到你和泽子能成为夫妻,都是一样的大方,婶子就不客气了,也让我家的孙儿尝尝这京城来的糖啥样。”
桑语笑着和她聊天,“我看外面那山上,一大片一大片都是甘蔗,都是村里种的吗那你们可不缺糖吃。”
“是嘞,这都多亏了你男人,他当初下乡的时候,我们村里可穷了,粮食种了要上交,自己就不剩下啥了,家家户户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后来说有知青要来,说什么支援农村建设,还不是抢我们口粮来了,村里人老不愿意了。但这不是没办法嘛,上面下了任务,我们就得接着。”
这婶子显然是个健谈的,见桑语愿意和她聊天,自己拉了一把竹椅子,坐在院子里就滔滔不绝起来。
桑语边吃面,边听她说八卦,借此了解这个村子的情况。
外面大家都叫生产大队,但村里人还是更习惯叫橡树村。
橡树村地处南方,是鱼米之乡,历史上这里出产的稻米就是贡米,这些年也风调雨顺的,所以倒也没饿死过人。
可前些年其他地方灾害频发,为了支援祖国同胞,整个县的粮食产出要收上去七成,剩下的三成,一成留着育种,两成用来填饱自家的肚子,日子过的委实艰难,说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也不为过。
这里大稻谷是一年两熟,夏收和秋收,可除了这两个季节忙,农村哪里有闲下来的时候。
北方因为气候的原因,需要猫冬,可南方就完全不一样了,冬天也有能出产的农作物,所以一年到头忙活个不停。
可即便这样,日子也没更好过起来。
知青下乡让村里更添了一重困难,当时村里人心底都是抵触的,不愿意接受这些外来人和他们抢粮吃。
然而,在知青中出了一个司徒泽,在适应了乡下生活后,他眼明心亮,一下子就发现了某户人家种在地里那半拉子甘蔗特别甜。
他在村里打听,知道这甘蔗是本地的品种,皮很厚,咬着费劲,但甜度爆表,适合熬糖。
只不过现在大家都为了填饱肚子忙活,谁也没那个精力搞这不当吃的。
司徒泽知道后,寻找了专家来,勘察了大半个月,终于确定这里的地质非常适合种甘蔗,尤其是那种本地甘蔗,含糖量非常高。
最重要的是,还不用占田来种,旁边的荒地山地就行,那一大片一大片的,可以种很多很多甘蔗了。
本县,不,本省都不是产甘蔗的好地方,平时农民自己种点,也顶多自家吃吃,形不成规模,大多数售卖的糖,都是别省来的。
弄清楚这点后,司徒泽就上下跑关系,最后不知道怎么操作的,居然把橡树村弄成了试点。
他们可以大规模种植甘蔗,作为上交作物的一种,这样一来,他们交的粮食就可以减少一半。
如果说,以前是交夏季粮和秋季粮加起来的七成,那么开始交甘蔗后,就只需交夏季粮,而秋季粮他们能全部留下来。
此命令一下,整个村子都乐疯了,大家忙完了农活,连夜去山地荒地开垦,争取种更多的甘蔗。
当时村里人不够,为了赶上好时节,村支书还发了大家叫上亲戚朋友过来帮忙,理由也很好找。
大家都是一个城镇的,我们村先试点,要是成,你们以后也可以这么干了。
这对大家都是好事,所以现在过来帮忙干活吧,我们多种一点,看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