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怎么行
所以他忍耐不住,也开始降价了,价格比新粮铺这边少一文钱。
虽然只要一文,但买的量大,也能节省不少,于是也有百姓过去那边买。
然而四爷早就派人盯着他们了,那边一降价,这边也跟着降,还不止一文,而是直接降了十文。
降价的威力是惊人的,价格一出来,新粮铺就被百姓们包围了,一个时辰不到,粮食又卖光了。
而没买到的人,也没想着去别的粮铺,而是勒紧裤腰带,打算明天再买。
那些没有米下锅的,实在没办法,也只买个半斤一斤的,对付完今天就算了。
众商人们
原本还矜持的,看着钱商人都降价了,再也忍不住了,把价格调到和新粮铺那边一样,期望没买到粮食的,会来自己这边。
然而没用,百姓们都不是傻子,他们也有自己的生存智慧。
通过这几天发生的事,他们明白了,新来的粮铺在和旧的竞争呢,只要旧的降价,新的肯定也会跟着降,还会降的更多。
说不定明天他们起来,新粮铺那边的价格就更低了。
于是该不卖的还是不卖,该买半斤一斤的,还是买这么点。
果然,他们的想法没错,新粮铺又降了,降了五文。
不过这会儿,百姓们学精了,没有买很多,等着其他店铺也降价呢。
其他粮商们咬咬牙,也跟着降,比新粮铺那边低一文。
新粮铺又降,三文。
其他粮商们,多降一文。
新粮铺接着降,两文。
其他粮商们,在新粮铺的基础上,又多降了一文。
百姓们每天关注粮食价格的变化,嘴里也在讨论着能降到多少。
四爷和十三也在说这个事,“不能再降了,再降就要引起商人们的警觉了。”
“可是现在的价格,虽然比之前低,但也比平时高出二十多文。”十三阿哥道,在来之前,他们就做好了调查,把两府近十年的粮价都翻了一遍,做到心里有数。
目前的价格,是比往年最高值,还要高出二十多文。
看着不多,但是一个七口之家,一年要消耗五六石粮食,这里就将近一两银子了。
普通的农民,一年都不一定能攒下二三两银子,少了一两,就可能有两人做不起衣裳,在冬天被冻死。
在百姓家,每一文都是很重要的。
四爷看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