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克拉拉谷到了。
1971年1月,《电子新闻》记者唐·霍夫勒在自家杂志上撰文,把原先被称为“心灵欢乐之谷”的圣克拉拉谷地称为“硅谷”,这个名字从此变成了全世界广为接受的通用语。
雷鸟在圣何塞一个报摊停下,张恒下车买了一份极其特殊的“硅谷地图”,然后继续往北,很快到达目的地帕洛阿托,这里是硅谷的核心地带,他们的第一站是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大学,因为某个母亲思念早逝的儿子而建立,本世纪50年代起渐渐成为引领美国和全球电子产业发展的科研中心。
在斯坦福私有土地上建立起来的硅谷,承接了斯坦福的人才和科研成果,致力于把新科技新思维转化成通行于世的新产品。
一个大学,一个工业园,两者紧密融合,互相促进,催生出灿烂的电子工业之花,取得了人类科技史上迄今为止最伟大的进步。
可以说,21世纪的信息化社会,核心推动力即来自于硅谷。
雷鸟行驶在两排棕榈树夹着的大学路上,穿过分割校园和帕洛阿托热闹商业区的大道,前方山丘下方茂密的北美红松林里,隐约可见大片棕红色的屋顶。
在道路尽头,视野突然开阔起来,一片巨大的椭圆形草地铺陈在绿荫边缘,草地后方是一大片典型的西班牙式样四方院,这就是斯坦福大学的主校区了。
几人停下车,走过草坪,走过拱门,走过罗丹雕塑群,进入空旷的内庭,周围是主方庭,纪念教堂,以及高高耸立的胡佛塔。
美国第31任总统胡佛,自称是“斯坦福第一个学生”,这座用做研究所和博物馆的高塔建筑,就是他捐建的。
走马观花般逛过斯坦福,几人上车开往地图上特意标注的下一个地点,艾迪逊大街367号。
这是一栋2层青石建筑,旁边有一个全木结构小车库,车库门上挂了一块金属铭牌,上面写着:
1939年1月1日,戴维·帕卡德与比尔·休利特在此正式创立休利特-帕卡德公司(HP)。
两个斯坦福的毕业生,一个采用掷硬币分出名字排列顺序的公司,创业产品就一个简单的音频振荡器,还是以亏损价出售的。
当时谁也不会想到,未来这家公司会拥有数千亿美金的市值,而HP这个名字,注定要同硅谷一直并存下去。
两人共同的老师是弗雷德·特曼,时任斯坦福大学工学院院长,正是其一手推动斯坦福出租土地成立工业园区,又亲自出马为硅谷拉来大批牛人建立公司,因此未来会被公认为“硅谷之父”。
眼前这个比狗窝大不了多少的车库,也将成为所有电子工程师心目中的圣地。
斑驳的木门上,留下无数访客的签名,有的还很新鲜,有的已经模糊,张恒细细分辨,找到了好几个他熟悉的名字:威廉·肖克利,查尔斯·斯波克,杰里·桑德斯,莱斯特·霍根.....
从包里拿出黑色记号笔,他在一处空白处用力签下:张恒(HK),1973.1.3。
未来,我的名字应该也会被人这样端详揣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