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后世美苏也亲自验证过。打败阿富汗非常简单,麻烦的是统治阿富汗。
现在还没有验证过,大家看到的只是阿富汗政府的力量,两个英军正规团已经是绰绰有余。
军事的问题,还是小问题。只要有钱,沙皇政府就无所畏惧。
翻开历史书就会发现,财力是俄罗斯帝国最大的短板,除了某一个特殊时期外,俄国政府就没有不缺钱的时候。
因为农业税允许缴纳实物的关系,粮食出口就成为了沙皇政府最重要的一笔收入,占据了出口贸易总额的一多半。
这次农业危机,就是老大、老二、老三在博弈,作为欧洲第一大原粮出口国的老四,俄国人完全是受了无妄之灾。
粮食出口收益减少,并不是说出口的粮食总量减少了,而是国际粮食价格下跌了。
不管怎么说,英国人的粮食自足计划、法国人的大农场计划,还是有一些成果的。
虽然两国每年进口的粮食总量只下降了微不足道的一两个百分点,但反应到国际粮食销售市场上仍然是恐怖的。
市场整体处于供大于求,原粮交易价格自然是大跌。粮价跌了,沙皇政府的钱包,自然也只能跟着受伤了。
没钱是打不起仗的,在这种背景下,掌管政府钱袋子的财政大臣,被动成为了俄国政府中反战派的领袖。
陆军大臣帕拉德鲁·瓦尔德不为所动道:“政府财政恶化,那就更要进行这场战争了。
只要我们的计划顺利,先夺取中亚,未来再攻占印度,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发动这场战争,政府财力不足的问题,只是暂时性的,财政部可以想办法去筹措。
要是不进行这场战争,我们永远都摆脱不了财政困境。”
没有毛病,英国人每年从印度掠夺的财富,都比沙皇政府的财政收入高。
真要是夺取了印度,沙皇政府面临的财政困境,确实可以迎刃而解。
或许是在西进中吃到了苦头,谁也不想再来第二次了,俄**方基本上都南下印度的支持者。
这一观点,在沙皇政府中也不乏支持者。
毕竟执行南下夺取印度的战略,要面对的敌人只有英国人一家;而西进欧洲的战略,要面对的敌人却是所有欧洲国家。
对上英国人,就算是失败了,他们需要付出的代价,也非常有限。
英国人再怎么开挂,不可能一路沿着中亚打进西伯利亚,他们有得是机会卷土重来。
西进欧陆就不一样了,万一操作失误,遭到了欧洲各国的群殴,那后果就严重得多了。
轻则损失惨重,落下个元气大伤、半身不遂,重则还有可能直接亡国。
从这方面来说,普俄战争对欧洲世界是有意义的。打醒了贪婪的北极熊,为欧洲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做出了杰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