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帝国每年出口的粮食,超过百分九十都流入了奥地利,其中近一半粮食加工完成后,最后又回流到了俄罗斯销售。
俄奥同盟能够延续下来,民间关系一直保持友好,实质上也是建立在利益之上的。
通常来说利益上的联盟,往往是最稳固的,然而俄奥这种关系却是例外。
假如某一天俄国人完成了工业革命,本土的加工产业发展了起来,粮食利益链也就断了。
不过这是未来的事情,短时间内不需要担心。
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背景下,沙皇政府的贵族老爷们,还是喜欢做旱涝保收的矿老板、大地主,对风险巨大的工业并不热衷。
弗朗茨清楚,这些都只是表面上的原因。十年之后,近东开发计划也差不多该完成了,奥地利真正意义上大势已成。
到了那个时候,德意志统一进程也该提上日程。主动打破局势拉仇恨的事情,维也纳政府是不会干的。
奥地利还没有单挑欧洲世界的能力,挑拨欧洲各国的关系,就非常有必要了。
法国人的殖民地开发计划,确实损害了奥地利的利益,可是和国家战略相比,暂时的损失还是可以接受的。
因势利导,鼓动英国人加入进去,看似英法实现了粮食自足,国家战略安全不再受限制,实际上也让他们站在了俄国人的对立面。
动了俄国人奶酪,涉及到了几千万人的利益,沙皇政府就算是想和英法站在一起,俄国民众也不会答应。
以一敌三失败的几率太高,以一敌二、以二敌二,或者干脆一对一,胜算就大大增加了。
作为一名成熟的君主,弗朗茨还是觉得能不打仗,最好还是不要打仗的好。
“首相说得不错,法国人要开发殖民地,我们根本就拦不住,也没有必要去拦。
外交部做做样子,让外界知道我们非常的不满,最好是让英国人觉得法国人这一击打在了我们的软肋上。
诱导伦敦政府加入进来,人为制造一起最严重的农业危机,为我们的下一步战略创造机会。”
农业危机可不是什么好玩儿的,真要是发生了,粮食出口国固然损失巨大,英法两个参与者也绝对不会轻松。
法国人还好,有关税壁垒保护,巴黎政府是不会让国内粮食价格崩盘的。
英国人就麻烦了,自由贸易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在享受自由贸易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必须要承担它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以英国人的作风,农业危机一旦爆发,前期的投资就全部打水漂了,国会那帮老爷们会勒令政府止损。
消耗钱财事小,关键是政治上的动荡,能够拖延英国政府做出决策的时间,这对奥地利接下来的计划非常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