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大臣帕拉德鲁·瓦尔德:“陛下,我们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只等你一声令下,就可以发起进攻。
截止到昨天下午,我们已经动员了一百六十八万军队,这个数字还在以每月十五万人的速度增加,其中八十二万军队已经集结到了边界上。
前线各项战略物资均以备齐,足以支撑一百万军队半年作战所需。
并且,我们还在沿途的主要城市都储备了大量的粮食,可以进行就近调配,最大限度的降低后勤压力。”
毫无疑问,在这次战争中俄国人要比上一回准备充分得多。大量的战略物资,提前就运到了前线储存,不至于一开战就出现军队等后勤的窘迫。
事实证明,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没有白费。对比之前来说,沙皇政府的效率、执行力都是大大提高了。
战争使人成长,这句话一点儿也没错。挨过一次打后,沙皇政府在磕磕碰碰中,硬是建立了一套战时动员机制。
效果怎么样,这个还需要经过检验。不过再垃圾的动员机制,也比原先直接拉农奴上战场的好。
沉思了片刻功夫后,亚历山大二世做出了决定:“耻辱只能用鲜血来洗刷,既然准备好了,那就宣战吧!”
……
在沙皇政府决定发动战争的同时,普波联邦的战争机器也运转了起来,柏林政府高层正围绕着一个约么十平米的沙盘开会。
早在一年前,毛奇元帅就辞去了首相职位,回到了总参谋部任职。
拿起指挥棒的毛奇,要比做首相出色的多。实际上这么多年首相生涯,他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忙于军队建设,政治上的问题很少过问。
本身他这个首相,就是各方利益妥协的结果,个人能力反而是最不重要的。
普鲁士是军队拥有国家,普波联邦很好的继承了这一点。军方在政治上拥有非常大的话语权,没有开挂的俾斯麦,可没有人能够压住这群骄兵悍将。
威廉一世能力不俗,可是作为国王,不可能什么事都亲自下场,只能想办法在政治上玩儿平衡。
毛奇一边用指挥棒在沙盘上指指点点,一边解说道:“陛下,你看蓝色旗帜是俄军的兵力分部,敌人沿着边界线,大约部署了八十余万军队。
这只是一个开始,敌人在后方还囤积了大量的兵力,随时可以增员前线。
现在已经是十月份,距离冬天不远了。想要速战速决,在短时间内击败敌人几乎没有可能。
参谋部计划,在冬季降临前先从波兰地区发起进攻,争取把战火烧到第聂伯河,切断敌人的水上运输通道。”
第聂伯河源出瓦尔代丘陵南麓,向南流经白俄罗斯、乌克兰,注入黑海。大部分河道都可以通航,战略价值、经济价值都非常高。
通过这条水上生命线,俄国人可以直接将来自奥地利的物资,运送到前线俄军手中。
上一次战争中,也是普军切断这条水上生命线后,增加了俄国人的运输压力,前线的俄军才陷入了物资不足的困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