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章 观影,请带纸巾(1 / 3)

见孙荣满意了,张羽和符海加班加点。

硬是不到一天把《懂你》录制完成。

抢在点映前交给孙荣。

如此高效率,孙导很满意。

五月十日,魔都犀浦昌荣影院,孙荣导演的新片《母亲》进行点映。

邀请各路媒体记者、影评人,足足几百多号人。

那家伙,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相当之热闹。

入场时,每人收到一包纸巾。

奇怪的举动,叫众人摸不着头脑。

“什么意思,你就拿这个考验我们广大的干`部?”

“就是,内个干`部禁不起这样的考验?”

两句话说完,引来一片欢笑。

假若按照惯例塞红包,那也不能这样明目张胆地给吧。

什么时候,潜规则敢正大光明放到台面上来了。

如果昌荣敢,牛皮大发了。

很快,所有参加点映的观众便明白,为何会每人发一包纸巾。

在国内,所谓的发行前点映就是一种电影宣传推广的环节,主要用来造势。

比如请媒体、影评人和部分影迷提前观看,为正式上映打头阵。

某种程度来讲,说明导演和出品方对影片质量比较有自信。

希望通过这种提前点映做口碑场,保证公映后能延续良好口碑。

作为国内知名大导演,孙荣自然不缺乏号召力,基本上各大门户网站,各大娱乐媒体都派出了记者。

许多大V影评人,欣然前往捧场。

部分粉丝数量不足的影视人,更不惜拿钱从影迷手上买票,只为抢到电影的第一手信息。

“孙导几年磨一剑,不知这回拍出什么好片子。”

坐在最前排的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兼影评人小飞哥,眼神中的崇敬不言而明。

他是大夏最“专业”的兼职影评人。

然而他这个专业,是因为其他导演编剧等行当都干的一般般,与他的影评高质量相比,简直云泥之别。

“我们是期待孙导的作品,而外边不知多少网友期待你小飞哥的观影大作呢。”

旁边另一位微博ID毒舌影评的大V胡诌笑着道。

当年小飞自导自演一部《纯纯娱乐圈》声势浩大,结果被无数网友吐槽,票房评分双双垫底,最终收获被誉为年度最差影片的金扫把奖。

成就了最专业影评人的“荣耀”。

论导演和编剧,他只是小飞。

但论影评,大家都得尊称他一声小飞哥。

“孙导的作品值得我学习,我要努力钻研,争取吃透。”

小飞哥对旁人的调侃不以为意。

脸皮太薄,在娱乐圈可混不下去。

他憋着劲,要重新拍一部电影给自己正名。

“听说这部电影是孙导以他母亲为原型,特意拍摄的半纪录影片,放在母亲节上映。”

“哦,孙导很拼呀。”

周围人得知这样的消息,惊呼不已。

看得出来,孙荣在《母亲》中倾注的感情,这是赌上了自己和母亲的名誉啊。

“开始了。”

电影开始,传来垂垂老矣的妇人虚弱的回忆之声。

一刹那把镜头拉回到她年轻时的那段艰辛岁月。

北风呼啸,冰雪覆盖了大地。

“开头简明扼要,主角清晰,环境渲染到位,只用几个镜头便把老人的孤苦表现出来。”

小飞哥暗暗点头,边看边做简要纪录。

大师就是大师。

各种情绪的铺垫运用娴熟。

陈香还是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母亲,有丈夫有孩子,生活不富裕却很幸福。

可惜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灾,让她失去了丈夫,让四个孩子失去了父亲。

家庭的重担,毫无征兆地压在了她柔弱的肩头。

失去了家庭主要的经济来源,生活变得困顿起来。

四个孩子正处于长身体的时候,更是连最基本的温饱都难以保证。

为给儿女省一口吃的,陈香往往饿着肚子,把所有的爱给了他们。

干着最重最累最多的活,吃着最少最稀的饭。

睡的比狗晚,起的比鸡早干的比驴多,吃的比猪少。

最新小说: 狂龙下山:我是国手仙医 徒儿你无敌了,快下山去吧 末世:求生游戏,我跟丧尸学斩仙 饥荒年,我囤货娇养了古代大将军 狱出邪龙 真千金她一抬眸,海城大佬齐低头 九阳绝脉:下山后我无敌了 无敌纨绔,归来祸乱天下! 我入狱五年,出狱已无敌 联姻多年后,她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