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听董昭道:“我军粮草尚能支撑三月,但若淮河被敌军封锁,我军后续的钱粮无法运来,那么就算我军夺取了寿春,坚守三月之后,也将因粮尽而败亡。与其如此,不如尽早退兵。”
曹操闻言,沉吟未决,蒋济道:“如是如此,淮河以南再非国家所有了。”
曹操看着蒋济道:“你有何良策?”
蒋济道:“兖、豫、青、徐之兵在此战之中仅只调来一半,豫州剩余的兵马大多在汝南太守满宠手中,此时正与武阳关的傅彤对峙,这且罢了。但泰山太守吕虔手中还有一万兖州兵,青州、徐州之地也还能集结起近两万人。若是再从冀州、关中各调一万兵马来,我们便能组建起四万援兵,三月之内足可赶到淮南增援了。到时候我军集中八万余大军在寿春,必定击退刘贤。”
刘晔叹道:“若是如此,中原可就空虚了。倘若朝中再有魏讽之祸,抑或是益州刘备、辽东公孙康起兵作乱,我军如何应对?”
蒋济面色一变,沉默了许久,道:“我军即便要退兵却也不急于一时,魏王何不继续攻打寿春,一边经营淮河防线,一边等待江东和襄樊两处的消息,再做决断?倘若襄樊获胜抑或是孙权侥幸击败庞统,那么刘贤必定将会撤兵回救,如此一来,我军也可保住寿春。”
曹操闻言叹了口气,道:“这年余以来,我军形势急转直下,先是汉中惨败,折损两三万兵马,随后一场瘟疫,损失七十余万人口,再是淮南连番败绩,先前张辽、乐进、李典、温恢、王思等人连丢合肥、寿春,折损兵力近四万人,此次我亲自领兵前来,又折损近四万人。大将则先后有夏侯渊、赵顒、乐进、李典、温恢、王思、孙观、司马朗、文稷、夏侯徳等人战死被擒或是病故。我军实力大损,元气大伤,若是再有折损,只恐中原将会不稳啊!”
蒋济见曹操话语之中有退兵之意,当下焦急地道:“魏王,形势尚未到非退不可的地步啊!”
曹操抬手止住了蒋济,道:“这样吧,升迁臧霸为镇东将军,持节都督青徐二州军事,任命掾属浩周为徐州刺史,任命夏侯献为青州刺史,再命吕贡、王凌各自返回豫州、兖州,四州刺史各自再征兵一万,尽快训练成军。而我大军则再在寿春坚持两个月,若两个月后形势依旧没有好转,我们再撤兵。”
众将闻言,尽皆躬身领命。
当下曹操命曹洪催督民夫,在肥水岸边三百步的距离上抢修了一道营垒,以便阻拦刘贤的水军上岸攻击。随后分派臧霸、孙康二人立即去淮河边上再立一个水寨。
刘贤见曹操在这种情况下依旧不退兵,当下命陈应、鲍隆沿岸巡游,用船上的石炮和大黄弩不断轰击岸上,逼得曹军不得不向后撤退。
当下刘贤命魏延、石苞所部六千兵马登上战船,在水军的掩护下顺着肥水从寿春城西北角的水门进入寿春城中,与马超率领的守军会合,至此,双方的联系终于打通了。
刘贤军中的大黄弩、蹶张弩等军械不断送进城中,加强了守军的实力,在城内狠狠地与夏侯惇打了一战,将夏侯惇疯狂进击的势头阻遏住了。随后陈应、鲍隆又率领水军去到淮河,将臧霸、孙康建立水寨的图谋打破,并沿着淮河上下游曳,将曹军与中原的联系切断。
面对越来越不妙的形势,曹操心下虽大为不安,却也还是勉力咬牙坚持。
如此过了数日,刘贤见曹操仍不撤退,心下大为讶异,召集众将商议道:“曹军已经很明显地落入了下风,曹操却仍旧硬挺着不退,不知是何缘故?莫非是想要等待援兵?但我有陈应、鲍隆两营水军巡游淮河,曹军便有援兵,又如何过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