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永乐大帝只是在军事上强大,并没有在经济和政策方面做出多大的贡献,从而让儒家悄悄的生长了起来。
接着就是后面的儿皇帝,一个比一个奇葩。
倒不是这些皇帝无能,而是已经深陷一种叫做仁义道德的漩涡,跳不出来了。
就算出了一个万历皇帝,一场大礼义,压服了全天下的儒生,可结果如何?
还不是春风吹又起,野火烧不尽啊。
崇祯倒不是对儒家的学说有看法,而是他认为这样的著作,最好是推广出去,让别人去学。
这应该才是儒学的正确打开方式。
只有自己的敌人软弱了,自己才不会受到致命伤害,也更能很好的榨干他们的所有价值。
至于愚民。
他自己的子民,以后是要征战天下的,可不能全部变成笨蛋。
只要能够保证大明不灭,那么朱家就绝对会是皇帝,而那些儒生们能不能找到吃饭的饭碗,可就不是他应该管的事情了。
‘历史吗?’
在座的大臣们,心中想着,打算回去就好好的看看一看,历史书上到底有什么奇怪的东西。
一场宴席,直等到月上中宵,才缓缓地结束。
此时月光如水。
清冷的落在的皇宫的琉璃瓦上,仿佛铺成了一层白霜。
崇祯还记得,他第一次睁开眼睛,来到这个世界,这个时代的时候,天地间正在下着大雨。
风雨飘摇,一如当时的大明一样。
虽然现在看着大明已经被崇祯妙手回春,给治疗的起死回生了,可现在都是因人成事,若是他有个三长两短。
所有的政策都会毁于一旦。
“皇上在想什么呢?”
周皇后斜躺在床上,突然瞥崇祯蹙眉的模样。
在她的记忆当中,这样的场景,可是很少见的。
“我在想,一个国家要如何才能够更好的传承下去。”
崇祯现在正值少年,却已经开始思考起了,若是他以后老去了,或者已经不在了,大明又该何去何从。
“你是知道大元的,京城原本就是在大元的大都之上建立的,说句老实话,我看过了一些资料,曾经的大元无论是税收,还是科技,都不是大明能够比的了得。”
崇祯歪着脑
(本章未完,请翻页)
袋,瞧着周皇后想要说什么,苦笑的接着道:“你别看本朝的那些所谓的正统历史,在皇宫之中的洪武大帝的起居录上都记载着,大明是税收是元朝的好几倍,你能够想象着其中的差距吗?”
“还有,民间流传的元青花,到现在整个大明已经二百多年了,居然还没有还原出其中的技术细节,就这一点咱们都还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是个什么样子。
曾经那么强大的元朝,都能够灰飞烟灭,大明又怎么可能幸免于难?”
崇祯有些话根本就说不出口。
火枪和火炮的历史由来已久,实际上在宋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
然而把火枪和火炮发扬光大的,却偏偏是元朝。
一群在马背上打天下的民族,居然对科技的运用,达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还有对外的贸易。
就是历史上的三宝太监郑和,三次下西洋走过的水路,都还没有全盛时期元朝的商路走得远。
许多资料不查不知道。
还当自己是天老大,自己老二。
实际上,大明两百多年,只是在八股文章上进步斐然,其他方面是真的落后了,而且是停滞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