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饭后,凯益和刘漆继续溜达,他们沿着西湖边走边聊。凯益说到了王银:“王银高考没考好,分数比二本高了没几分,他不满意,读了高复,考入了宁大”。
刘漆高兴地说:“这个励志,还是银哥呀,牛哥就是牛哥。凯益,你还记得吗,扫黄等人叫王银为牛哥。我记得当时高考前一次摸拟考试,王银考了600多一点点,扫黄便说,牛哥你这分数考浙大就别想了,考宁大倒还有戏。果然,牛哥考进了宁大”。
凯益说:“我记得那次模拟考雷杨考了650分,全校第一,比第二高了足足30分,也真够bug的”。
刘漆说道:“雷杨本来就很bug的,不过他高考没考进浙大,差了几分,考了六百零几分。我记得浙大分数线为610分,好像是。那雷杨后来读了哪所大学?”
凯益回答说:“他好像去沪城读了,也是一个211大学,反正也是一个名牌大学,以他的分数,进个211或985的没啥问题”。
刘漆想到了凯益的哥哥:“凯益,我记得你哥当年高考考了572分,刚刚上一本线,现在你哥应该毕业了?”
“他去年毕业的,他是计量学院,二本。刚刚上一本线就只能报考二本的院校”。凯益答说。刘漆说:“我在高中听你说,你哥有个朋友读书超用功,能把英语书背下来,高考考了六百零几分,报浙大,结果被刷了下来,后来又去读高复”。
凯益说:“哦,他呀,他是我哥跟我说的,读书很用功。不过,他考了六百零几分就想报考浙大,实在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他们那届要报浙大,至少630分以上。他那分数就想报浙大,说真的心气太高,有些拎不清形势,读高复也是他自己造成的”。
“你哥那届龙中上一本的有30多人,我听老师说。到了我们届就十几个人了”。刘漆说道。
凯益说:“我哥上届更牛,上一本线的有45人,那几届龙中的学生还是蛮牛的,现在不行了。龙中现在一年不如一年,今年高考听说还不如去年,现在上一本线的只有个位数了,一个班级上三本的也没几个人,说起来真让人唏嘘。”
刘漆说:“没办法,现在教育资源越来越向中心城镇靠拢,龙中这种边缘城镇的高中只能越发被边缘化,这也是一种大势所趋”。
“主要是生源的问题,当然老师也不怎么样。以前龙中的老师还是颇有水平的,现在老师的水平就不如老一辈的了。不过,问题还是出在生源上。以前,还会有考不进重点中学或考得比较好的学生选择龙中,现在没有了。学校的生源出了问题,学生水平普遍不高,老师也不怎么样,这怎么能够出成绩呢”。凯益谈道。
刘漆赞道:“还是凯益说得透彻,一针见血呀”。
“也没有啦,事实也就是这样。主要是我们上届高考考得不好,结果学校搞了个实验班,把全校最好的学生集中在一起,搞等级制,真是病急乱投医,治标不治本。你解决不了生源问题和老师问题,教学质量怎么能提高得上去呢。结果也看到了,学校的高考成绩一年不如一年,有什么用呢”。凯益说道。
刘漆说:“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一想到老师,我就想到高二那个物理老师,搞得整个班级乱哄哄的,想起来就好笑”。